中国油画创作院是什么级别?
这个机构没存在多久,应该是1987年到1992年左右的事,当时陈逸飞当院长,后来是詹建俊。这个创作院的成立原因是油画创作群体比较散,无法形成有效的协作和相互影响。所以由当时的文化部组建了这个创作院,集中了当时所有的油画家,目的就是要促进交流,提升创作水平。 当初的创作院是有相当大实力的,聚集了当时几乎所有的知名画家,如万青,刘炜,王沂东……等,这些人在那个年代基本都是“出国”人选,经常代表国家出访或参加国际展,如夏星、杨宇轩等等,都是当时最出色的青年画家。这些人因为职业关系平时也都在一起交流和沟通。所以,当时的创作院可以说是集国内当时最优秀的绘画人才的地方。
但这个创作院没有行政编制,属于文化部的直属单位,因此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一些事业单位。所以人员也是以事业编制引进的,待遇也比较好。但和现在的美术单位相比,如美院或者艺术馆,又是完全不同的概念。 因为有中央美院作依托,所以这个创作院初期还是吸引了很多年轻画家,他们大部分都是以中央美院研究生的名义进来的,如我的同学就有好几位。但是待的时间不长就都走了,因为这里不像一个艺术机构的总部,而像部队的一个基地。虽然聚集了很多优秀的人才,但也封闭于内部循环之中。外面的新鲜思想和风格进不来。所以尽管集合了中国当时最好的画家,但他们的作品却缺乏当代性和个性。
在90年代初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启动,整个社会思潮开始发生变化,传统的艺术观念受到了挑战,特别是北京作为全国的文化中心,各种新的思想在这里汇集。于是,很多体制内的人出现了出走,其中包括许多优秀的艺术家。他们当中有些人是因为看不惯体制内的关系和在市场上的交易,觉得在体制外更利于发挥自己的才能,因而选择了出走。还有一些人则是直接离开了美术行业,因为他们看到的希望不在了,或者改行了,或者出国了。在当时那个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对于传统行业而言,体制外的机会显然要多得多。像创作院这样的地方就逐渐衰落下来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