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写意画什么墨汁好?
“写意”这个概念很宽泛,很难用一个固定的形式去进行描述和定义。因此对于 “写意”这种审美趣味在绘画中的体现也就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答案。 不过,尽管“写意”这么宽泛,我们还是能从中找出其一些基本的特征作为判断的依据。 中国艺术讲究一个“悟”字,美术创作更是如此。所谓“写意”实际上就是创作者在观察对象、提炼题材的基础上,经过大脑的思考与加工之后所表达出的一种艺术语言——这种语言或许是大写的汉字,或许是点线面,也可能是色彩和笔墨,但无论如何都必须是在艺术家本人主观思维控制下的产物。所以从这一点上来说,“写意”首先是一种精神、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具体的表现形式;同时,它还是一种高度概括的艺术语言。
由于国画在表现形式上的丰富性,使得我们很容易忽视“写意”这一审美趣味在国画的根基之一。其实,无论山水、人物、花鸟,只要是使用毛笔(以及一些新兴材质)作画,且符合一定规律和原则的,都可称作“写意”。 简言之,能够充分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都为“写意”。 所以问题就变成了——如何找到一件作品“写意”的表达痕迹。
当然,一件作品的“写意”程度总是有所差异的,这跟创作主体的主观意愿相关联,同时也受到客观条件的影响。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找到一类作品共同的特征,那么对于辨别其“写意”的程度高低想必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而寻找这类作品的特征也就成了关键所在。
以笔迹论,书写时的笔法变化自然可算作一个衡量指标,因为笔法的变化直接导致了线条质感的变化,而线条质感的强弱又与表达情感的关系密切相关;
除了笔法之外,笔画的整体形态也应该是一个重要的考量依据——“写意”的作品必定是强调整体感知的。那些刻意追求笔划细致的,非但不是“写意”,反而是违背了写意的精神; 而那些笔划粗放的,倘若能够合理控制粗放度,也是可以入“写意”的范畴的。
以用墨论,“浓淡干湿”四要素的变化必然也会引起线条质感的变化,从而影响最终的效果。所以,通过把握“浓淡干湿”的变化节奏来调整画面的“写意”程度应该是可行之计。 但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无论是笔法还是用墨,都是需要创作者经过长时间的训练才能得心应手。所以,我们在评判别人的作品时,不应该以作者是否有深厚的技巧为基础来苛责其不够“写意”,这是不合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