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射翡翠如何产生聚光?

凌彬翔凌彬翔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提到的这个问题,是关于光学原理在翡翠行业中的一个应用,其实这个应用主要是用来鉴别真假,判定种水,评估价格等等,有类似应用的产品还有荧光灯、紫外灯等。 这些光源通过激发物体释放出特征的可见光或红外线光波,然后通过这些特征来识别物体种类,判定物体特性,是鉴别检验中一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但这种方法也有一个显而易见的缺陷,就是只能对真品做出判断,对于做假手段高超的仿制品却无计可施。比如人工处理过的染色玉髓,高温高压充胶的假翡翠,以及用各种塑料、玻璃代替玉石加工冒充玉器的产品。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种荧光灯,其中有一种称为“翠仪灯”,这种灯是以紫外光为主,通过激发使宝石发出不同的荧光,用于鉴定其真实性和评价品质。 目前,市场销售的“翠仪灯”,主要颜色有红、绿、蓝三种,分别适用于不同颜色的玉石原料及成品。

1.红光灯(波长大约365nm): 适用于红色系的玉石,如南红玛瑙、红珊瑚、鸡血石等;

2.绿光灯(波长大约495nm): 适用于绿色系和青色系的玉石,如和田玉、翡翠、独山玉、岫岩玉等;

3.蓝光灯(波长大约470nm): 适用于蓝色系和紫色的玉石,如海蓝宝、碧玺、坦桑尼亚石、尖晶石等。 但是并不是所有红色的宝石都可以被红光灯光源所分辨出来。例如,天然的红宝石经常含有细微的杂质,而这些杂质在红光的照射下会发出荧光,与真正的红宝石形成明显的差异。而合成红宝石经过优化处理,清除杂质,就不会再有任何荧光反应了。

姜然札姜然札优质答主

翡翠受到光照时,分为两种情况:透明到不透明的翡翠,光线进入,发生各种折射和光的全反射,最后从表面出射,因为射出的光线数目少于进入表面的光线数目,表面不同区域反射的光强会有差异,这样就会产生聚光,也就是所谓的起胶。

半透明到不透明的翡翠,大部分光线会被反射回环境中,只有少量进入内部,产生部分折射反射,从表面出射,同样不同区域反射的光强会有差异,同样产生聚光。所以,任何翡翠受到光照射时,“聚光”是普遍现象,只有强弱区别。

起莹光也是聚光的一种,只是反射的光的波长范围更窄(437~453nm),而且产生的位置是在翡翠的内部,而不是表面。在翡翠里面一般能同时观察到两种聚光,一种是表面的漫反射光(白色光),一种是在翡翠中的矿物解理面对入射光的镜面反射(即,绿色光或蓝色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