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翡翠是否用酸?

利航宇利航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其实已经自己回答了问题,那就是“不用看”。 这是因为鉴定翡翠真假最好的办法就是看,而且只要多看,无论是否有经验的人,都能从外观上判断出来。 所以那些用仪器测来测去的方法其实都无足轻重,有道理但是并不关键。当然,有些情况还是需要用仪器测的,例如鉴定翡翠原石,或者是检测手镯等镶嵌成品。但即使是这些需要测的情况,最终的结果也只是作为推测的依据,真正的结果还要看多方面的分析。

这里顺便说一句,那些通过看结构、泡油、加温测试等方法,声称能确定其是否被浸泡过的,都是不靠谱的。 因为任何天然的事物都不可能完美,如果真要从结构等方面找到点“被处理”的迹象也不是难事(除非这是块假的翡翠)。所以这些所谓的方法,其实只是给主观判断找一个依据罢了。

真正鉴定翡翠需要把握的关键是:多看多比较——看多了,比较多了,自然就知道该从哪些方面考虑了。 这就像识别伪钞一样,虽然有一些技巧可以帮我们来识别,但最终决定我们能否认出的,还是我们对货币的真伪有着足够的认知。否则即使有验钞机这样的工具,我们也辨认不出假币。相反,如果没有接触过真的钞票,哪怕有人教我们如何辨别,我们也不知所措。 所以说,多看真的是很重要。

皮博文皮博文优质答主

酸化翡翠有如下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翡翠是否酸化。

暗红色裂隙。由于酸蚀过程中,原生裂隙中的杂质被溶解而变得异常干净,所以当注胶后,在偏光显微镜下,常可看到红(褐)色定向排列的颗粒,而天然处理翡翠一般为无色裂隙。

色斑。因为翡翠在酸蚀过程中,不可能只对绿色部分进行处理,因此绿色部分及其周围可能有次生矿物(褐铁矿、绿泥石等)被酸液溶解而呈白色,从而在绿色周围形成一个白色环带,因此常有绿色与白色相间的斑点状出现。此外,因为一些次生矿物或色斑有可能未被酸液完全溶解,常在绿色(或无色)底子上看到残留的暗色斑点。

绿色发黑,呈点状或丝状分布。这是由于翡翠中硬玉矿物部分被溶解,内部构造受到损害而导致绿色(或无色)部分呈点状或丝状,用偏光镜观察可见解理。

透手。因为经过强酸强碱浸泡处理的翡翠,内部分子松散,表面的蜡封处理不可能永久保持,所以时间一久,其内部就会慢慢“脱水”,表面变"干",而且从外部可以看到内部“水头”已失,即变得“透手”。

绿色不自然。因为对原无绿色的部位是染色处理,因此新染的绿色常呈死绿,和天然绿色差距甚大,而经过酸洗后注胶的原来有颜色的部分,绿色常与周围的底子颜色分界明显,即扩散晕较弱,绿色也不够均匀和自然。

具黄色暗影。这是因为处理过程中,一般可将次生黄铁矿溶解掉,但在黄铁矿十分顽固,不能溶解的情况下,处理后的成品在绿色(或无色)处仍保留有黄色或黄褐色背景或暗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