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作品名章写什么?
写名章,是每个书法爱好者的“小欢喜”。“章”是印章的总称,按其用途可分为名章、闲章、斋号章等。那么,名章怎么写?写哪些内容?如何才能与书法作品相得益彰、相互映衬?我们或许可以从古人的用法中得到一些启发。
古人的名章多用姓名、表字、号、别号或乡里籍贯等。比如我们熟悉的赵孟�\,经常在作品上钤有“赵孟�\印”白文方印和“子昂”朱文印。“赵孟�\”是他名字,“子昂”是他表字,都是名章。
如果创作的是条幅、立轴等竖幅作品,那么,印在作品右下角的叫“引首章”,印在左下角的叫“压脚章”。比如王铎草书《杜甫秋兴诗》(下图),底部左下角“王铎印”是压脚章,底部右上角椭圆印章“印园柱史”是引首章。条幅作品通常只需在右下角钤印,左下角不钤。比如,明代书家董其昌作品就只在右下角钤印。
如果是横幅,在名字后面盖上姓名章、字章、别号章等,一般情况下名章略大,字章或者别号章略小,也可以是相同的尺寸。
盖章忌讳成行或者成排,尤其是一大圈的章更难看。如果写一幅5行的行书对联,落款是3行,在这3行落款后面,可以盖4方或者5方印。这样无论从数量到尺寸,从位置到大小,对比协调,整体和谐。比如倪元璐《行书五言诗轴》(下图),三行款共盖了12枚印章,既有大有小、奇正相生,与书法作品相映成趣、相得益彰。
书法作品的落款是钤印的开始。通常情况,落款是几个字,就钤几方印。如果落款是一行字,一方印即可。如果一行字落款后,有四五行款,则至少盖方三印,甚至四五方印钤都不多。
印章的大小,要和落款字的大小协调一致。字大印章小,显得小气;字小印章大,显得粗俗。比如王文治《行书七言联》(下图)“文治”一印的大小与字同等大小,既不显小气,也不粗俗。
如果钤两方以上的印,就要考虑印的大小。大印前小印后,或大印上小印下。既要有大小对比,又要互相和谐。比如王文治《行书五律诗轴》(下图)钤盖的两方印章,就一朱一白,一左一右,一方大,一方小,和谐相生,趣味横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