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面值代表什么?
在纸币出现以前,货币的计量是以重量为单位,最出名的是“银本位制”下的“英两”,一英两白银大约等于现在的31.25克。后来有了纸币,因为钞票印刷的成本较低,且不易伪造,所以被广泛使用。但最初的纸币与现钞基本没有什么区别,只是作为兑换凭证,如西班牙比塞塔、意大利利拉特等铜板纸钞。这些纸币上的面额(币值)大多以枚、分来表示。
中国也是用这种形式发行纸币的,如民国初年发行的印有“壹圆”“贰圆”等字样的银元票;新中国成立初期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中,就有“壹斤”“伍拾圆”“拾圆”“贰佰圆”“伍佰圆”等券别,这些都是基于实物贸易的货币计值单位。 这种情况一直到二战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为止。
1944 年 7 月成立的“联合国货币基金组织”,确定了美元与黄金挂钩,其它货币和美元挂钩的固定汇率制度。为了表示其它国家央行持有的美元储备,又设立了特别提款权( SDR )。这样,一国货币的价值不再取决于本国物资(实物)的状况,而是直接和美元挂钩了。也就是说,从这时起国际结算/信用基础变成了美国的国债+实物商品。
在这种情况下,各国没有必要再按本国实物经济的实际状况设定本币的面额。因为本国经济总量(GDP)和真实购买力根本不能影响美元的存在——不管钱多钱少,反正都要买美国人的债券。这样,各国设计的钞票只要能够表达出 “我有钱!我能买东西!我是主权货币!”的感觉就行了。
现代货币理论MMT就是这样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