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翡翠是什么意思?
1.玉分为软玉和硬玉,其中软玉又称为细玉或温玉,主要指产自中国境内的和田玉,而硬玉则是指产自缅甸的翡翠。 2、古代将石头分为石质、金石、水晶、美石、碧石等5类,现代则分为岩矿、宝石和玉石三大类。 岩矿类包括矿物晶体(晶簇)、岩相结构复杂的岩石(玛瑙、水晶洞)及化学沉积形成的岩石(雨花石、木化石、贝壳化石);宝石类包括天然钻石、天然红宝石和大溪沟石等;而玉石指的是除钻石、红宝石以外所有具有美丽颜色的宝石。
3、从化学成分上,将世界各国的玉石划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类。 中国出产的玉石以硬玉和软玉为主。其中软玉的代表是新疆和田玉,硬玉的代表是云南腾冲的翡翠。另外,北京西山大庄水库也曾发现过软玉,颜色有青绿色、灰色、灰白色;新疆若羌等地也有发现硬玉,呈灰白色,但不透明。 4、目前市场中所卖玉石大部分来自缅甸,因为那里出产的翡翠是最为出名的玉石。不过近年来由于当地战乱导致原石原料紧缺,价格不断攀升。除了缅甸外,我国新疆也产玉,但是数量较少,品质也不如缅甸玉石。
翡翠的色彩斑斓,有绿、白、紫、红、黄等色,其价值取决于颜色、质地等多个方面。通常情况下,色深艳、水头足、质地通透洁净者价值就高。翡翠常被制成各种首饰、摆件等装饰品,是极为珍贵的宝石。
“玉”在我国历史文化中有着重要地位,与我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审美观密切相关,被赋予很多文化寓意,被誉为“华夏第一神玉”,为“五德之石”。在玉石文化上,中国可谓冠绝全球。
玉文化经过世代相传,已经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在中国5000年文明史上,玉器文化是“礼文化”和“神文化”的产物,它深深打上了这些文化的印迹。从史前到三代直至明清,“礼玉”在国家仪式中都占据重要位置。
《周礼》中规定的“六器”以玉为主,称为“礼器”或“瑞器”,包括“璧”、“琮”、“圭”、“璋”、“璜”、“琥”,是诸侯觐见天子等场合的必需“道具”。
在玉器上的纹饰图案上,更是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宗教与神学观念。如玉璧象征天,玉琮象征地,祭祀时“苍璧礼天,黄琮礼地”,这是中国古代天、地、人三者相统一的宇宙观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