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桥先生是谁清代?

贡灵冰贡灵冰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丙辰科大二甲第八十八名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苏州,潦倒而终。

郑板桥擅画山竹兰草,其中兰草堪称一绝。本体和本体世界 郑燮在哲学上受王维、苏东坡、邵雍和周敦颐等影响颇深。他受其“心学”思想影响,提出“先天”、“后天”的概念,并赋予“先天”以理学的内涵,如“人之所知,有见于父兄之教训者,有见于自己之辨察者,皆后天”,“君子之学,莫非后天,其得于先天者,其虚明静一之良知耳”。“虚明静一”和“良知”均指心体,就是人的先天的觉悟,在先天觉悟的基础之上,才能认识后天,即“见父兄之教训”和“见自己之辨察”。“先天”作为本体概念的论证,使郑燮成为明代王阳明“良知”学说的继承者。

郑板桥对佛家主张的“人人具足”(即认为人本性是好的,可以自见本性)和佛教禅宗中的“顿悟”说颇为认同。他反对佛教中宣扬的“轮回”,提出“轮回”就是人心中的“习”,是“俗心”即“俗”的延续。这种佛家轮回说“习”的影响,是“人心之妙”的丧失。郑燮“雅”和“俗”对举的论述,既阐发了本体和本体世界的关系问题,也指出了艺术创作的来源问题。郑板桥还受周敦颐《通书·师篇》“元、亨、利、贞”思想的影响,提出了“真”、“雅”、“俗”的审美范畴,其中“真”是天地万物的本体存在,“雅与俗相反”。“反于俗”,俗为下等,其品为下中、下下,“雅”是反乎俗,是自得其乐之境,“雅与真相傍”。郑板桥认为艺术家的主要职责就是“雅”俗,即反对“俗”,而追求“雅”。其关于艺术创作的“真”、“雅”、“俗”范畴的形成是中国美学、文艺理论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