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断口有哪些特征?

边飞边飞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从力学角度上解释,任何物体受力都有其承载力限度,当外力大于它的承载力极限时,该物体便会断裂。而物体的承载力与其所受的外力有关,如应力过大或应变过大的情况下,都会导致承载力下降从而发生破坏。 从断裂机理上看,可将其分为脆性断裂和塑性断裂两种。 一般情况来说,天然翡翠的硬度和密度较高者,多属于脆性断裂,表现为出现裂纹至整体碎裂的过程较短,且裂纹宽度较粗;反之,软玉、和田玉等则多为塑性断裂,表现为出现裂纹直至整块崩落的过程较长,且裂纹宽度较细。

不过这仅仅只是宏观上的判断标准,具体还要结合其形成的原因进行推断。 例如,天然翡翠在开采后会有因重力作用产生裂隙的可能性,此时若遇适当的水分,便会向四周扩散蔓延从而导致整个翠件破碎,此类碎裂多具有沿晶界(粒间)分布的特征,且断口处有金属光泽出现,故又称“玻璃状断裂”。

再如,天然翡翠受到撞击而产生的断裂,一般会呈放射状分布,断口中颗粒之间相对位移,会留下清晰的凹陷,此类断裂又称“冻石冻米状断裂”。 又或者是因氧化生锈导致的锈裂,由于铁离子具有染色作用,因此在微观下常可见到黄褐色的铁质斑纹,这种断裂方式也称“生锈腐蚀性断裂”。 当然,影响因素除了外力作用以外,还会受到杂质矿物的比例、晶体形态以及结构构造等因素的影响。

武一珍武一珍优质答主

断口是翡翠被外力所击之后沿解理和裂隙而断裂形成的面。其形态特征主要表现有如下几种。

(1)锯齿状:这种断口在翠性较好的冰种、玻璃种翡翠比较常见,多为几个相邻解理或裂隙相错开而形成的一个断面。因为解理或裂隙的大小有较大差异,所以在断口处形成高低不平的锯齿状面。其断面略像自然界中风华的岩石断面,粗糙无光泽。

(2)片状(或壳状):这是与解理平行的外力作用下所形成的断口,常从表面呈片状剥离下来,有的形成薄片,有的在翡翠表面形成浅凹坑。这种断口是由于晶体解理发育的结果,常见于黄蜡种、油青种及部分冰种翡翠。

(3)脑髓状:这种断口表面粗糙,凹凸不平,呈脑髓状,此断口在翡翠戒面加工过程中常见。一般是由于翡翠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解理受到挤压形成裂纹,内部结构受到破坏,抗拉强度减弱,在进一步外力作用下成块状脱落而成。

(4)晶状:这种断口主要出现在翡翠“水头”比较好,透明度比较高,质量上乘的玻璃种及冰种翡翠中,其断面很像石英晶簇向外分枝开的样子。因为组成翡翠的矿物颗粒比较细小,解理比较光滑,所以在受到外力击打时沿解理或裂隙呈晶簇状断开。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