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分别代表什么颜色?
“色”在翡翠的评价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可见“色”的重要性。那怎样判断一块翡翠的“色”是好是坏呢?要评价一块翡翠的颜色,需要从两个方面来看:
1、看颜色均匀度 通常来说,优质翡翠应具有较好的颜色均匀度,整个翡翠颜色分布要有层次感且协调自然;而劣质(B+C)翡翠由于人工染色不充分或者染入颜色异样,常常会出现色彩不均匀,时深时浅的现象,如“死”色一样。如图所示,左图为天然翡翠A货,颜色分布均匀,自然美观;右图为B+C货,颜色分布不均匀,色块明显。
2、看颜色鲜艳程度 我们常说“千种玛瑙万种玉”,这里所说的“种”指的就是颜色,而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形容各种玉石的颜色繁多,像是五彩斑斓的宝石般诱人。当然,这并不是说颜色越艳丽越好,因为过多的染色剂对翡翠本身是有害的。一般来说,优质(A货)翡翠的颜色饱和度适中,看起来柔和、舒适;劣质(B+C)翡色的饱和度过高或过低。如图所示,左图为天然翡翠A货冰种挂件,颜色饱满,看起来很舒服;右图为B+C货,颜色偏灰。
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影响翡翠颜色的因素还有很多,如水份、种质等等。所以,当我们在挑选翡翠时,除了要看色相色度外,还要仔细观察,多考虑多方面因素。
在现代汉语中,许多表示颜色的词都是以植物或动物及其它一些天然物来命名的,例如,红色有桃红、火红、杏红、玫瑰红、辣椒红、朱红等;黄色有柠檬黄、象牙黄、橘黄、金黄等;绿色有草绿、油绿、豆绿、苹果绿等,而表示白色时则有乳白、象牙白、雪白、米白等。
有趣的是,表示颜色“绿”的系列词汇中却有一个以动物——翡翠命名的翡翠绿。这可能与人们常看到的翡翠饰品或首饰的颜色有关。其实,翡翠的颜色远不止“绿”一种,它色彩缤纷、色调多样,有红、黄、绿、白、紫等,其色差可由浅至深分成若干过渡级别,其色界也是比较模糊的。
据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珠宝学院教授张忠学先生介绍,按照国家标准GB/T16552-2003“珠宝玉石鉴定”中对翡翠颜色的描述用语,可分为绿色系、紫色系、黄色系、白色系、黑色系及其他颜色系等。绿色系颜色一般有玻璃绿(颜色近透明玻璃绿色、玻璃青绿、色正、均匀、纯净)、祖母绿(颜色浓艳、翠绿)、杨柳绿(颜色呈黄绿色、黄阳绿色)、秧苗绿(颜色浅翠绿、浅黄绿色)、鹦鹉绿(绿色与白色的团琢色)、岱翠绿(颜色偏灰绿色)等;紫色系颜色一般有茄子紫(颜色呈紫色、偏暗紫色)、葡萄紫(紫色与绿色的团琢或渐变色)、 lavender(颜色浅紫色)、紫色(颜色呈紫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