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血石翡翠还是没有鸡血石?
这个问题很好玩,也值得研究。 这里先给答案:有鸡血的翡翠是存在的!不过,这“鸡血”似乎与石头本身关系不大了…… 下面正式开聊。 有“鸡血”的翡翠,其实指的是带有颜色纹路的翡翠。这种色彩通常呈现为红色、橙色或者褐红色的色调,在纯白色的底子上显得很是打眼(如下图)。
之所以要说一下这些颜色的成因,是因为这些色彩并非是“原生色”,或者说并不是色素直接呈现在原石上的。而是由于翡翠在形成过程中或者后天的磨砺过程中,表面出现了细小的裂纹(俗称“松花”),而裂隙处的铁离子溶解进入结晶间隙之中,从而形成了这样的色彩效果——这一点类似于青田石的“色盘”原理(详见《解密青田石:什么是色盘?有什么作用?》)。只不过,这里的铁离子是由外部带入,而不是由内部产生。
从成因上说,这样的“鸡血”应该属于“后成矿物”,或者叫做“后期矿物”。因为是在地质作用下或者后天的磨砺过程中产生的,所以,也可以叫做“侵蚀矿物”。 从形态上看,这种“血”似乎是不规则地分布着,但其实它们是有规律可循的——那就是,这些“血红”都围绕着翡翠表面的裂纹分布,并且,越是裂纹处,“血”的颜色越浓,反之则淡。这就是由于铁离子顺着裂纹扩散所形成的。也就是说,这种“鸡血”似乎与石头本身的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当然,这种关系也是基于现有的理论来说的,也许新的理论会出现,对现在的观点提出挑战)
那有人要问了,为什么我要费这么大的劲儿专门讲这个东西呢? 我想说的是,虽然“鸡血”确实存在,但这显然不是正常的。一块优质的翡翠应该是以底为中心,分布着薄薄的一层“飘花”(也就是底色边缘的色根部分),而绝非是以裂为主,“血”遍布全身。可以这么说吧,如果一块翡翠的纹理是“鸡血”为主的,那就基本上可以确定这不是什么好料子了。(除非你特意要买这种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