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翡翠是玛瑙吗?
南红是不是玛瑙的争论一直未曾休止,今天笔者就和大家谈谈这个问题。 首先明确一点,南红是玉髓类矿物中的一种,而玛瑙则是玉石家族的一员。虽然南红和玛瑙都有“红”这一共性,但是南红与玛瑙的关系似乎更类似于田黄与寿山石、鸡血石与辰砂(朱砂)的关系,即都属于某一特定范畴内的特殊品种,不能混为一谈。
很多人分不清南红和玛瑙的原因在于对两者分类系统的模糊认识。我国珠宝界目前使用的主要还是1957年制定的《首饰用料标准》,其中将宝石分为8个品级,24个类别,第6类就是“红宝石”,而第7类则是“蓝宝石”;将玉石分为3个大类,10个小类,第一大类就是“软玉”,第二大类是“硬玉”,第三大类则是“其他玉”,南红和玛瑙就属于这个第三大类的两个成员。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上述分类体系已经陈旧,且存在一定的漏洞。比如对于“钻石”这一天然宝石没有进行划分,所有“钻”都归入第6类“红宝石”中,而人造钻石则被归入第3类“其它玉”中;而对于很多“有色的宝石”或“特殊的玉石”也没有做具体的区分,如绿色碧玺归入第6类“红宝石”,蓝色碧玺归入第7类“蓝宝石”,绿柱石矿中常含有色部分则被称为“祖母绿”,归属于第6类“红宝石”。
严格来说这些分类系统都不准确了,尤其是现在各种科技方法可以用来人工改变某些玉石的颜色,导致很多原本无色或者颜色很浅的玉石变成彩色,而一些天然的黄色、棕色等颜色的宝石通过染色也可以变成深红色,所以单纯的根据颜色来区分南红和玛瑙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 目前比较靠谱的区分办法是根据组成南红和玛瑙的矿物成分来进行划分。因为组成南红的矿物主要是钠铝硅酸盐,而制成玛瑙的矿物主要成份是氧化镍石英岩等等。
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即使是同一种玉石有时候由于形成的环境不同也会形成不同的种类,比如和田玉当中就有山料、籽料和水淘料的区别。 所以如果看到文章结尾你还是不知道南红和玛瑙有什么区别的话,那也没什么奇怪的,谁让咱们中国人从来就没把科学区分石头这件事当成首要大事呢。。。 (全文完)
温衲优质答主玛瑙是具有纤维状晶体结构的玉髓,常呈带状、斑状、眼状等。颜色有红色、绿色、黄色等,以红色系列最为著名。南红翡翠其成因与玛瑙相近或者有联系,可能是在玉化初期生成的带色玉髓或玛瑙,在地下矿化的过程中又接触了其他矿物或者元素,使玛瑙重新矿化成翡翠玉石,或者两种玉石接触矿化相互渗透相混生成新的物种。
南红翡翠由于形成矿化过程远不如翡翠、玛瑙时间久远,因此它的硬度及致密度都不如翡翠和玛瑙高,为6.5度左右,而翡翠为6.5至7度、玛瑙为7度。南红翡翠矿脉一般生成在翡翠脉矿或者玛瑙矿脉中,也与一般的玛瑙矿脉伴生。目前所知,南红翡翠主要产地为缅甸等。
南红翡翠与南红玛瑙在颜色上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南红翡翠在玉化前可能就是南红玛瑙,因此它们的生成有相似性和一定的联系性,并且它们经常伴生在一起,这就导致人们对它们的认识和区别有些混淆。一些南红翡翠有玛瑙的性质,一些南红玛瑙也有翡翠的性质,因此给人们的鉴别带来了一些难度。
南红翡翠与南红玛瑙从硬度上可区分为6.5度左右与7度。南红翡翠为半透明至微透明,玻璃光泽;南红玛瑙基本不透明,亚光蜡状光泽。南红翡翠的另一明显特点为,红白颜色界限较清晰分明;而南红玛瑙的红白颜色界限为渐变过渡关系。还有,南红翡翠是纤维变晶及粒状交织结构,而南红玛瑙为纤维交错结构。
由于南红翡翠和南红玛瑙的色彩酷似,硬度接近,而且南红玛瑙的产量大大超过南红翡翠的产量,因此南红翡翠经常会有假冒南红玛瑙的情况。此外,南红翡翠由于产量、产源受到局限,南红翡翠也易出现用相似玉石冒充的现象。比如,南红翡翠和红碧玺、红水晶、葡萄石、芙蓉石、鸡血石等相近类玉石比对时,应重点比较它们之间颜色差异、透明度差异、致密度差异、光泽度差异、硬度差异等。
南红玛瑙的红色多呈浅红色、红黄色或褐色,红色中常常混有黄色和橙色,或为由内至外由红到白的渐变色,其中血红色(柿子红)者少;而南红翡翠的红色纯正,多为深浓的红及红色中透出橙黄的颜色,其红白颜色界限鲜明。南红玛瑙的透明度不如南红翡翠,且有冰裂纹。
南红翡翠和南红玛瑙都是非常好的玉石,它们的资源都非常有限,十分珍贵。尽管南红翡翠和南红玛瑙的价格还很低,但随着人们对其认识的加深以及使用范围的扩大,它们未来的升值空间应该是很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