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鉴定要抛光吗?
这个,怎么说呢~ 需要抛光的,称之为宝石学上的“镜面发光”,不抛光的,称之为“非晶质结构”或“玻璃光泽”。(其实严格来说,这两种说法都不准确哦!)
目前行内判定翡翠真假的基本依据,是查看其是否具有“翠性”,也就是翡翠的“粒状结构”或者“纤维状结构”。只要看到“翠性”,基本可以判定为真品翡翠了。(当然,有“翠性”的不一定是天然翡翠,也可能是B+C的伪翡翠喔!所以千万别偷笑~) 而具有“镜面闪光”特征的真品翡翠(A货),行话中又称为“水头好”、“起胶”;而具有“玻璃光泽”的真品翡翠(A货),通常被称作为“水头差”或“无胶感”。
所以,题主所说的情况,其实正是判断真假翡翠的重要依据啦! 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特征,原因其实很简单:天然的翡翠,实际上是一种“多晶体”(多个微微倾斜的柱状晶体交错叠加在一起形成的)的玉石。当这些微小的晶体相互交错时,光线无法直接穿透整个玉件,从而被分散开来,形成“镜面闪光”(类似太阳光被雨滴散落的效果)。
而“水头差”则是因为其中的纤维状或者米粒状的晶体排列比较紧密,光线难以渗透而过,于是就被反射回我们的眼睛,看起来像是“无水”或者“水头差劲”。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行内一般用“水头”来判断一件翡翠的好坏,但这只是影响因素之一,而非决定性因素。
简单来说就是,如果一件翡翠的色很好(绿得很正,比例也很协调),但是水头较差,也是不值得购买的。 相反,一件翡翠的色很淡,但水头极好,价值反而更高。 所以啊,买不买得看眼缘,适不适合更要看眼缘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