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雕刻会有瑕疵吗?
当然会,不过相对其它玉石来说,翡翠的瑕疵要少很多。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翡翠,根据其瑕疵的不同,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是完美品,这类翡翠的瑕疵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另一类就是稍有余瑕的,比如棉(棉絮)、纹(石纹)等;再一种就是明显瑕疵了,比如裂痕、裂纹等等。 那么如何区分这些瑕疵呢? 天然翡翠中确实含有一些天然杂质,也就是业内所说的瑕。从形态上分,它们主要为云彩状、纤维状和点点状;从颜色上看,主要是白色、黄色和黑色。
1,棉 棉是翡翠中常见的瑕疵之一,它犹如翡翠身上的“胎记”一样,给翡翠增添了一份自然美。但若是满身的棉,那可就毁容了。 所谓棉,实际上是指翡翠内部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白色结晶体,多呈纤维状、云彩状或点状排列。
2,纹 除了棉外,另一种最常见的瑕疵是纹。其实,纹与棉有些相似之处,都是翡翠在形成过程中留下的痕迹。只是纹要比棉更为清晰,也更加明显。 从形状上来看,纹分为直线纹和曲线纹两种类型。从颜色上来分,又可分为白纹和绿水纹。
3,裂 顾名思义,就是因为外力作用导致的玉器表面出现断裂。这种断裂有肉眼可见的断口,表面有多条裂纹,且裂纹的走向没有规律。 由于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气温、湿度都会变化,从而导致玉体内应力释放,产生裂纹。大多数的玉石都含有裂纹,只不过肉眼难辨罢了。
4,绺 跟裂一样,也是由外力所致,不同的是,绺是受破坏力较弱的玉器表面的丝状裂纹。 丝状裂纹不仅出现在玉器表面,还贯穿整个器物,有时甚至能透过去。如果仔细观察的话,可见裂纹中有红色的颗粒状物质。
翡翠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是矿物在高温高压无尽岁月里反复打磨之后给人类的馈赠,所以翡翠拥有很多独特的优势,比如坚硬的质地、多变的颜色和独一无二的翠性,但同样翡翠也存在一些无法改变的缺陷,如裂纹、棉点、石纹、癣点、黑点、杂斑等等。这些大小不同的瑕疵点,就是翡翠的石纹、棉绺、黄水、白水等各种"脏、绺"。对于如此难能可贵的翡翠玉石,大师们是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利用的可能,将这些有瑕疵的翡翠原石雕刻出完美的艺术品,达到化腐朽为神奇的境界。所以就出现了我们所熟知的俏色雕、巧色雕等雕刻技法。可以说翡翠的工艺是在和原石的自然性质不断的斗争中才产生出的特有的工艺。
在加工翡翠饰品的过程中,俏色巧雕的作用不容小觑,在最大限度保护翡翠原料的前提下,将俏色巧雕工艺的作用发挥至最极致,使饰品不仅成色极佳,而且极具艺术价值。
俏色巧雕是在保留原料天然色泽、图案的基础上,经过琢磨加工,俏色巧工地制成一件有主题的首饰摆件,从而使产品质、色、艺、形俱佳。
在选料时,对有色有裂的原料,对颜色部分保留,裂纹部分除去,采用俏色巧雕工艺,颜色巧用,形体巧雕,俏色巧雕工艺的巧妙运用使饰品色彩斑斓、晶莹剔透、图案造型栩栩如生,生动有趣,具有无与伦比的审美价值。
另外在加工带有砂癣、黄癣或黄皮的原料时,采用俏色巧雕工艺,可以使加工出来的成品具有老坑玻璃种效果,增加了作品的艺术效果。
总之,有瑕疵的翡翠原石,并不是就只有当成赌石来处理了,大师们的巧手可以将一块普通的原石雕刻成出类拔萃的艺术品,使不起眼的原石身价百倍的暴涨。有瑕疵的翠石,如果能遇上一个好的雕工,可化腐朽为神奇,使翡翠玩石在原有的生命上,更具灵性,更赋灵气 ,价值倍增,更具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