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为什么不能摘?
1、 「翡翠」不是“树”,而是矿石,不能“摘”,要“挖”出来。而且开采过程极其复杂和困难。
2、目前世界上90%的翡翠原料都被开采于缅甸抹谷地区的矿脉中,由于人类活动导致天然翡翠资源的急剧减少,未来的价格只会越来越贵。
3、早在公元4世纪初,缅甸就出现了用翡翠切割雕刻成的手镯、挂件以及摆件等成品,而到了公元650年,在古缅甸国王的命令下开始禁止出口优质翡翠,直到今天,原矿翡翠未经加工是不能随意带走的! 当然,我们买回来的翡翠饰品都是经过人工筛选的原石材料或者半成品,但这样依旧需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因为原矿料是不允许被私自携带出境的,所以我们在国外是没法买到纯正的缅甸翡翠的。(除非……你懂我意思吗嘿嘿嘿)
4、很多人购买第一件翡翠时往往都会经历一段「砍价」的乐趣,但在云南很多卖翡翠的地方,砍掉的价格其实远远达不到材料的成本价,因为这里的翡翠原材料80%都经过了国家统一税收!所以,如果你买的翡翠原价700元,你砍下的价格可能只有100多元,也就是说商家还要倒贴给你500元。
翡翠的化学分子式为NaAlSi2O6,属于一种有着独特分子结构的钠铝辉石类矿物。虽然和水晶,祖母绿等一样同属于硅酸盐类,但是翡翠的内部结构却有着本质上的不同。
水晶,祖母绿等其它的宝石是单晶体,而翡翠则是由成千上万微小的晶体组成的多晶体集合体;其它宝石的内部是架状结构,而翡翠的内部则是鳞片状变晶结构。这两种结构的区别就导致了翡翠和其它宝石在物理性质上的很大差异。
架状结构中各个分子联系极为紧密,原子完全固定在平衡位置,它们的振动只能在一定限度内进行,所以架状结构的宝石具有完美,透明的解理,极高的内部透光率以及不具有可塑性,因此很容易开出很薄却很牢固的戒面(例如水晶),同时,高度的透光率让这些宝石在经过刻磨之后具有很高的火彩。
而鳞片状变晶结构是一种层状结构,这种结构原子间只在各层内有很强的结合力,而在层与层之间则没有联系,或只有相对较弱的分子键力或物理堆积力。这就造成平行层理方向的结合力低,易被解理,层间光线易于散射,不透明或半透明,有可塑性。同时,由于其是多晶体,因此不能造成大的解理面,同时,由于其透光率低,可塑性强,因此刻磨之后不会出现很高的火彩,且不能像其它宝石一样刻磨成很薄的戒面,而只能做成较厚的戒面,否则其有可能会在佩戴时折断,就像一张纸片容易折断一样。因此,我们从来不会见到薄而透明的翡翠戒面,而是常常见到很厚的几乎完全不透明的翡翠戒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