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有没有假货?
当然有,而且非常多! 假翡翠大致可以分为下面几类:
1、B货、C货:这些是利用化学方法对翡翠进行加工的“伪翠”。通过浸泡在溶解剂中,清除掉翡翠里面的矿物杂质元素,再填充进人造树脂等材料,使其颜色更加鲜艳明亮,质地更为通透细腻。此类“伪翠”常被制作成高档玉石制品,例如手镯、吊坠、戒指等。由于现在人们对绿色的追求,使得此类“伪翠”市场广阔。
2、染色玉:将低品质的透闪石软玉或蛇纹石玉,染成绿色后再进行抛光打磨,制成装饰品或者饰品,价格低廉,深受消费者喜爱。
3、假玉:用玻璃、塑料、陶瓷、云石等材质制造假的玉器。这些材料的硬度和韧性都不能与天然宝石相媲美,因此伪造的玉器常出现刮花、断裂等情况。这类造假比较低级,手法也相对简单,但是制作成本较低,售价也比较便宜,一般几十元到几百元的价位就能买到。所以买玉石一定要小心提防,最好找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 除了以上几种比较明显的假货以外,还有优化处理和漂白充填处理的翡翠,这种处理水平相对较高,有的甚至可以以假乱真。这就需要大家在购买时,注意多留心眼了。
近年来,由于翡翠矿源数量骤减,价值日益高涨,仿冒翡翠的产品也是五花八门不断翻新,用染色玻璃,石英岩,黝帘石化斜长岩,用人工处理的翡翠(染色、充胶、漂白、甚至镀膜、炝色等手段)冒充天然翡翠,欺骗现象时有耳闻。因此,消费者在了解翡翠文化、翡翠选购、佩戴保养知识的同时,学会鉴别真假翡翠的知识同样重要,只有真正掌握鉴别翡翠真假的方法,购买翡翠心里才会更加踏实,才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烦恼。
市场上仿制翡翠的主要有染色石英岩、玻璃和黝帘石化斜长岩等几类,主要的鉴别方法有:
1、观察法:用10倍放大镜观察翡翠的表面,若表面是玻璃光泽则不是翡翠,而是玻璃;若表面是油脂光泽或是树脂光泽则有可能是石英岩;翡翠的表面应是玻璃光泽或是蜡状光泽。
2、矿物鉴定法:用偏光镜和显微镜,确定组成该样品的矿物是否为硬玉为主的辉石类矿物,一般石英岩主要矿物是石英,玻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黝帘石化斜长岩主要含有黝帘石和斜长石等。
3、测折射率和相对密度:翡翠的折射率为1.66,相对密度是3.33,玻璃折射率是1.50,相对密度为2.50,石英岩的折射率为1.55,相对密度为2.65。
4、测X光,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根据它们的X光,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来确定它们的成分,从而进行区分。
5、特殊方法:染色石英岩用热水或热蒸汽洗容易褪色,染石英岩若从台面下表面照射强光,可见绿色不能浸到内部,是集中在表面很薄的一层中,“B货”翡翠可见内部有无数蛛网状裂隙,“C货”翡翠雕刻面上的缝隙处常常是无色的,另外还有观察吸收光谱特征,测吸收红外光谱和拉曼光谱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