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翡翠产在哪里?
1. 缅甸翡翠,90%以上产自缅甸北部的克钦邦、掸邦(南渡河)和曼德勒地区;
2. 目前国内市场上出售的翡翠大部分来自缅甸北部,少数来自云南瑞丽地区;
3. 早期缅甸翡采选料、切割都是在野山坡进行,现在则集中在密支那地区。由于开采方法原始,对环境破坏很大;
4. 经过开采、加工后的翡翠原石进入市场,首先来到口岸城市瑞丽,在这里交易后再分散到各地。也有极少数直接走私进口,不经过瑞丽。
5. 在瑞丽市有一座“翡翠城”,这座建筑占地8亩,内有几十间门面、近千个摊位,云集了全国各地收购翡翠的商家,每天在此交易的商品价值达上百万元;
6. 上好翡翠大多来自密支那地区的帕敢矿区。这里地势险要,周围群山环抱,到处是纵横交错的溪流。玉石矿床就埋在这群山之间,一个接一个的矿穴相连,深可达数十米甚至上百米。
缅甸翡翠矿床类型可归为七个亚类,它们是:
1、蚀变岩型矿床亚类
这类矿床是在原岩为基础形成的翡翠矿床。主要原岩有钙碱性斜长花岗岩、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岩、斜长角闪片麻岩等各类基性岩。在接触变质、区域变质和动力变质混合叠加影响下使原岩在一定的深度和温度、压力条件下形成微斜长石和绿辉石的二元矿体,并与原岩残留围岩构成蚀变岩型矿床亚类。这一矿床亚类有大型鸡笼翡翠矿床、黄冈翡翠矿床、南满和帕敢翡翠矿床。
2、构造蚀变岩亚类矿床
此类矿床是在层间韧性剪切带内和片麻状变质岩(包括片岩、片麻岩、云英岩化片麻岩或花岗片麻岩)被构造热液所改造形成的矿床。原岩有各类片麻岩(含钙片麻岩、富铝片麻岩)、大理岩、片岩、斜长角闪岩、混合花岗岩。由于断裂和层间断裂相互关系极为密切,造成多期构造叠加与多次改造,使原岩发生绿辉石化和硬玉化(钠长石化)作用形成矿体,如水选帕敢翡翠矿源即属此类亚类。
3、岩浆岩型亚类矿床
此类矿床是在原岩为超基性-基性岩浆岩中,由于构造热液改变矿源热源,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深度下发生绿辉石化、钠长石化和硬玉化,在岩浆岩内形成花状的隐爆角砾岩翡翠矿体。如乌龙矿床。
4、浅变质岩型矿床亚类
此类矿床主要是由中基性和基性火山岩及一些砂板岩和碳酸盐岩发生浅变质,在一定的温度、压力和蚀变深度条件下形成斜长绿泥石片岩。在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发生构造裂隙,构造热液沿裂隙进入蚀变岩内发生绿辉石化和硬玉化形成翡翠矿体。
5、岩浆热液型矿床亚类
此类矿床是在基性岩体内,主要是在辉绿岩脉发生接触、动力和构造变质并在深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使矿源热源得到保障,再经构造热液进行改造形成花状角砾岩化翡翠。此亚类矿床有标水矿床及高盆1号矿床。
6、混合岩型矿床亚类
此类矿床原岩是各类片麻岩、片岩、混合花岗岩,在深部高温、高压和较强的构造动力影响下发生混合岩化,使原岩呈脉状、脉带状、条带状构造,继而又沿原有的构造裂隙发生热液蚀变,使部分构造裂隙和构造破碎带发生硬玉化和钠长石化,形成翡翠矿体。这类矿床常呈脉状、脉带状、条带状产出、如水石塘矿床以及乌尤干河附近矿床。
7、表生改造亚类矿床
这一亚类矿床是在深部高温、高压蚀变条件下形成翡翠矿物,后来在表生改造过程中,在气候干热、淋滤作用弱的环境下,使原生翡翠中的暗绿角闪石、黑云母、绿帘石、方解石等发生选择性氧化,形成白色网纹,在黑色硬玉基础上产生黑白分明的反差,形成美丽黑色翡翠和白色网纹的黑白对立统一的特色。使绿色的翡翠、玻璃绿翡翠、紫罗兰翡翠和藕粉地翡翠也发生白化带。这类矿体在帕敢地区均有产出,最为著名的标本是黑底白网纹绿翠,价值数十万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