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席山林书法?
这个问题问得特别好,也触及到林曦老师的一些核心观念和观点。 “几席”这个概念来自《礼记》中《曲礼下》的篇目里,大概意思是古人用坐卧的小席当椅子来用,所以叫做“席”。我们看一些绘画作品里的人物,比如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列女传》等,人坐在席子上,在席子旁放置一个几案(也就是桌子),用来放东西或作为支撑手肘之用,这就是古时候非常常见的起居陈设之一了——它其实很符合人的自然体态,是非常舒适自然的。 而当我们再回到题目中的这幅画来看时就会发现,其实林曦老师的画作与古人在席边置一几案的这个习惯是一脉相承的。
第一点就是这幅画的构图很稳定,这种稳定的来源一方面是因为整个画面被分割成了相对静止的两部分,左边是山势的描绘,右边是水波的描绘;另一方面,无论是左边的山石还是右边的江水,都呈现出一种比较平缓的状态,这也给观者带来了一种稳定的感觉。
第二点是整幅画中并没有太多的色彩变化及笔触的变化,这一点跟国画传统非常相似的是,国画的底色一般都比较素净、单纯且带有一定的装饰性意味(当然这是指一般情况下),而它的重点在于对线条的勾勒以及色彩的点缀上,这样一来,整幅画面就会给人一种简洁明快而且富有韵律感的样子。 此外我想提到的一点就是关于题款的问题了。通常我们在作画的时候都会把最主体的部分留出来做描绘,而题款则会在画面的边角处进行绘制,这既是为了不遮挡住重要的主体,也是为了保持画面的干净整洁,让人能够一眼就看出画的主旨所在——“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这句话很好地概括了中国文人画的特点,也是中国画的一个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