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里有几粒黑点?
首先,天然翡翠中是有黑色杂质的。因为翡翠是在岩浆的喷发过程中形成的,在压力作用下,周围的铁矿等元素会进入翡翠矿体之中,形成“花青”或“芝麻点”,但这些都是天然色。 其次,有黑点是A货吗?未必,这取决于具体的情况来定。
比如下图这样的,是天然形成的,不影响玉质和美观,不用深究。但是如果你买了块翡翠,发现上面有很多这种用针可以挑出来的黑点,那么可能这块翡翠就是B+C货了(部分商家会用强酸处理这些黑点)。 还有,你看到的黑点是黑曜石,即熔岩石,这也是一种自然现象,不过不是天然色,属于“石花”的一种,不影响品质。
当然,还有一些黑点有可能是裂纹或者石纹,这种情况也是存在的,不过这种情况下,一般黑点在暗处看起来会比较明显。 最后,如果一块天然的翡翠上出现大面积的黑点,而且这些黑点周围没有玉质包围,看起来比较突兀,那大概率就是假货了! 当然,除了上述情况外,也有可能有其他特殊情况的存在,所以还是要仔细辨别。
总之,买之前问清楚,避免买到假的翡翠!
其实,在翡翠内部或表面有很多黑色、褐黄色、白灰色等的点状、丝状、条带状的异物,我们统称为翡翠的癣,而我们俗称的“黑癣”、“黄癣”、“白癣”并不是翡翠自身产生的,而是外力作用于翡翠本体形成的。
黄癣
黄癣为褐黄色的针状、片状、丝网状或团块状的杂质,是在翡翠原生体表面生长的热液蚀变形成的钠长石化或角闪石化。黄癣的色调有深黄、褐黄和棕黄等,在浅色或绿色翡翠上较为明显。黄癣在翡翠原料上多出现在外皮上或靠近外皮处,常常与黑癣共生。黄癣经过仔细雕琢也可以去除,但彻底磨去较难,因此一些雕件上还隐约可见黄癣的痕迹。黄癣的存在破坏了翡翠的色调,降低了翡翠的透明度,使翡翠的美观性和价值受到很大影响,故带有黄癣的翡翠在商业上价值很低。
黑癣
黑癣为黑色的针状、片状、丝网状或团块状的杂质,主要是在翡翠本体表面后期生长的蚀变矿物,有硬绿泥石、透闪石以及黝帘石、角闪石和钠长石等。黑癣色调以黑、深黑和灰黑为主,常常与黄癣共生。黑癣同样在浅色或绿色翡翠上较为明显。在一些冰种透明翡翠上,黑癣也可以为翡翠起到点缀作用。一些价值较高的翡翠首饰也可以见到黑癣的存在,因此,黑癣的存在是否影响翡翠首饰的美观性还要视其大小、形状和存在部位而定。黑癣对翡翠首饰透明度的影响不大,因此对翡翠首饰价值的影响也不大。
白癣
白癣的成分复杂,常常为一些硬玉呈交代或浸染状蚀变的物质,有绿泥石、透闪石、黝帘石、角闪石和钠长石等。白癣由于色调较浅,在绿色翡翠上常常不易辨别,但在黄褐色和黑色翡翠上较易辨别,白癣对翡翠首饰的美观性和透明度影响都不大,因此对翡翠首饰的价值影响也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