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上蜡有什么害处?
首先呢,要区分天然蜡和人工蜡! 天然蜡分为叶蜡和虫蜡。是天然的昆虫或者树叶油脂沾染在表面形成的。这种天然蜡对于翡翠来说是很好的保护层,同时也会增加一些光泽度。但是天然蜡容易遭受细菌感染而变质;另外如果沾上灰尘等物,也容易附着在上面。 所以天然蜡也需要清洗哦~一般用温水浸泡后刷洗干净即可。
人工蜡其实是一种抛光粉,主要是起到抛光的作用,使得翡翠在打磨过程不会磨损得那么严重,同时也便于观察透明度。现在市面上也有很多卖成品的商家会用抛光蜡来给没有抛光好的成品抛光,让成品更加亮晶晶~ 这个步骤也是必不可少的。
不过呢,不管是天然蜡还是人工蜡,都是油质的,都具有渗透性。若喷上或者抹上油性保护剂(比如:底油、保养油等等)后再进行打蜡操作,就很容易使蜡质渗入到翡翠的内部,从而难以清除,这样就会对翡翠造成腐蚀。 而且经常有人误认为越亮的翡翠越好,于是就给翡翠涂上荧光剂、染色剂等化学物品,想让翡翠看起来更“亮”一些。事实上这样的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哦,这些药剂会使翡翠的质地变松散,影响耐久性,甚至会导致翡翠出现褪色的情况。
所以啊,千万不要为了图“亮”而给翡翠上蜡哦!天然的光泽才是最美的~ 用清洁布擦干水后,就可以观察到翡翠本来就有的光泽了。是不是很有灵气~
一般新玉器在开采和加工过程中表面会产生一些裂隙和毛细孔,以及在加工过程中被污染,所以给人感觉表面有些“干”,缺乏光泽,甚至发乌、发灰、发黑等,影响了翡翠原有的美观。所以商家经常对翡翠进行上蜡处理(有的书上也叫浸蜡或封蜡),以保持翡翠的原有光泽。
浸蜡处理的机理很简单,是利用熔化的蜡液、浸透翡翠制品的裂隙和气孔,使原来毛躁、晦涩、不洁净的表面变得光滑、明亮和洁净,从而提高了翡翠的透明度和光泽度,改善了翡翠的外观。浸蜡处理在所有的翡翠处理方式当中对翡翠的破坏性最小,浸蜡处理翡翠一般都能观察得到。
浸蜡处理用的蜡通常为蜂蜡(即有机蜡)、石蜡(即无机蜡)或根据加工需要配制好的混合蜡,这些石蜡的熔点较低,一般为70~100℃,浸蜡处理的温度不超过100℃,一般掌握在80℃左右,时间较长,多为12小时。
有的商家常将浸蜡处理称为优化,这是不对的,严格讲浸蜡处理应称为处理,不能称为优化,这是因为天然翡翠在形成过程中本来就不含蜡,浸蜡处理在性质上与天然翡翠有区别。
值得注意的是,有的商家将染色处理后的翡翠再经过浸蜡处理而提高透明度或封住裂隙,以此来欺骗消费者,这种处理后的染色翡翠常有黄色、浅绿色等;有的还做成冰种、玻璃种翡翠的样子,其价格很低,欺骗性很大,应注意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