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碗上刻字是怎么回事?

丘皓宇丘皓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一点,这种瓷器绝对不是什么“民窑”的东西。 “民窑”一般指封建社会时期民间的窑场,所烧陶瓷供民间日常使用,器型比较朴素,颜色以纯白色、卵白色为主,施釉薄而亮,往往有沙眼,造型不规整。 而题主这款瓷碗的质感、色彩都偏高档,不是民窑能比的。 而且从图中可以看到,这款碗口非常工整、细腻,明显是人工用机器做出来(拉坯成型)的,而不是天然的形状。 所以这是一款明清时期官窑或者民窑中具有一定地位的窑场的作品; 但由于没有标注和印记,无法判断具体出处。

至于刻字的问题,这很简单。因为瓷器在烧制过程中,某些温度或者气氛不适合的话,就会开裂,称之为“崩坏”。但“崩坏”后的瓷器如果及时取出,清理干净,还是可以重新烧制的;而那些没赶上“班车”的碎裂瓷片,就只好被丢弃或用来填窟堵洞了。所以为了降低废品率,很多瓷器在进炉烧制前都会有专门的工匠进行“描金”和“刻字”来予以提醒。

不过这些工作大多由手工完成,因此效率低下且很难保证完全正确——题外话,许多号称元青花的作品往往是由于落款的原因被鉴定为明代或清代的。 另外补充一点:即使同一时期的瓷品,因为产地不同,品质也各有高低。就像同时期的茶叶,云南的普洱茶、浙江的绿茶、湖南的黑茶,价格高低取决于地域差别和市场需求。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