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水滴多厚适合?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先扯两句别的。。。 记得《庄子》里记载的一个小故事,曰“惠施多方”,说战国时候著名科学家、辩士惠施(也就是公孙龙子的师傅)喜欢耍小聪明,打嘴炮,有一次和别人辩论,对方问他“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也?!”(《庄子·秋水》)他反问道“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也?!”(《庄子集释》)这个“不知鱼之乐”的典故后来演化出另一个句子“子非鱼,安知鱼之快乐?!”——这个句子现在常用网络用语表示“不知道另个人的感受,就不要随便猜测,更不要随意下结论”的意思。
不过我估计题主的意思并不是想知道“不懂翠行的外行”的看法,而是想听听专业玩翠的行内人如何看——所以先扯这么多,无非是想说明一点: 不同的人对美的认知是有差异的,就像世界上不可能找出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也不可能有两个人对美的感知是完全一样的. 所以当你询问别人一个艺术品应该如何评判的时候,其实你是无法得到一个准确答案的——除非你给出详细而具体的评价标准(而这个标准恐怕也是主观的)。
回到正题: 一块好的翡翠,对于不同的消费者而言,其评价的标准可能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觉得一块翡翠“种好”“色佳”“工精”“形大”即为上品,但也有的人认为只要这块翡翠“种优”“色艳”“工细”“形特”—即可列入佳品之列... 而对于卖家和商家来说,他们衡量一块翡翠的品质往往有更多的参考指标—因为除了满足消费者的审美需求之外,他们还必须考虑“成本”和“利润”的因素。
所以,与其探索“X毫米厚度”的临界点,不如尝试让自己去理解和接受这样一句行话——“合适的就是最好的”。 (注:以上文字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