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白棉特别多?
在翡翠原石皮壳上或玉质内部出现的纤维状、带状,点状或是团块状的白色痕迹,通体可见,这些就是人们口中的“棉”。棉是影响玉雕作品美观程度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说起“棉”很多新手玉友的第一反应就是,这玉不干净吧?有杂质吧? 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哦! “棉”分两种:
1. 絮状棉花 是由纤维状矿物组成的白色团块,看起来像漂浮在玉石上面的棉絮一样,这种就叫“絮状棉花”。 它的学名其实是叫做“石棉”,由微细的云母纤维和各种硅酸盐矿物集合而成的纤维状晶体。
2. 团块状棉花 看起来比较像一团乱麻,其实这是由于翡翠内部的颗粒间隙中存在着大量的钠长石(晶粒状结构)或者角闪石(鳞片粒状结构),在光照下会呈现出白色,类似棉花的样子,所以也叫“团块状棉花”。
这两种“棉”都是天然形成的,属于翡翠的内部特征,并不会影响翡翠的质地和品质。 但是如果“棉”太多太密,就会在光线照射下形成漫反射,影响光的穿透力,使得光线减弱,自然美感也就会大打折扣了。 所以虽然“棉”不是缺陷,但是太多的“棉”却是可以算作瑕疵的。
那有没有办法去除或者减少这些“棉”呢?
当然是有的啦! 1. 洗煤法去“棉” 先用盐酸溶液浸泡,然后清洗,这个过程主要目的是去除翡翠原料表面的污物以及色根。
2. 灌浆法祛“棉” 把配好的胶粘剂灌进事先打好的孔里,使之渗入翡翠的裂隙内,填满整个空间后封住口子,从而令其“棉”越来越少直至消失。
3. 浸油法除“棉” 在特制的器皿中,放入精油,然后把需要祛“棉”的翡翠放进去,利用油的溶解作用来去掉“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