鼋鼍书法怎么写?
“鼋”、“鼍”二字书写要点及示范如下;
(一)“鼋” 繁体字作“鼋”,本义指大鳖,即《尔雅·释鱼》所说的“鼋似鼍”之“鼋”,郭璞注曰:“今江东所谓鼍龙是也。色黑而文,长二丈许,俗多取皮为鼓,其声洪壮。”可见,这种“鼋”,与扬子鳄的形态极为相似,只是个体要大一些而已。但人们通常还是将这两种动物分成了两个科属,一个是鳖科鳖属的鳖,另一个则是龟科鼍属的鼍或鼍龙。所以,在现代汉语词典中,“鼋”字的释义为“甲虫的一科,生活在河里或沼泽里,头略呈三角形,四肢短,雄的有角,雌的有齿,肉可食,俗称‘团鱼’、‘甲鱼’”(见URL#23346503)。不过这个注解有些偏颇了——“俗称‘团鱼’”——其实“团鱼”之称谓专指中华鳖,不能泛用于所有鳖种——例如像“鼋似鼍”中的“鼋”则不叫“团鱼”,而是应该称“鳖”才对! “鼋”字是一个会意兼形声字。它的甲骨文字形像一只“鳖”趴在陆地上。小篆字形进一步演化,上面变成了“元(原)”字的变形,下面仍旧是一只趴在地上的“鳖”形。楷体字形又演变出了不同的版本,有的保留了篆书的形体特征,有的省去了下半部的“鳖”形,还有的上下两部分合而为一了…… 总之,“鼋”字的构形是非常清晰的,它由表示本义的“鳖”和表音的“元”构成,只不过这两个部分的位置有先后之分罢了——先有“元”后才有“鼋”,而且这个“元”必须以“鳖”为基础进行变形才可以成为“鼋”的一部分。这就说明了一个道理——汉字最初是由象形字构成的,而后在象形字的基础上产生了会意字和形声字,但无论会意也好行声也罢,它们的造字原理仍然没有脱离象形的范畴。这就是汉字作为一门独特视觉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吧!
(二)“鼍” “鼍”亦写作“沱”“沱龙”等,本义是一种爬行动物,即扬子鳄,也就是“似鼋”的一种。《说文解字·玉部》曰:“鼉,鳄鱼也。似鼋而大,皮可为之鼓。”清代段玉裁对此注释道:“‘鼍’或从‘河’,则知‘沱’字古文作‘鼍’。”清人朱骏声在《说文通训定声》中也写道:“鼍,或作沱,古通用。”可见,“鼍”、“沱”在古代是可以通假使用的两个字。 由于扬子鳄属于卵生动物,且体型较大,故古人常用扬子鳄来制作皮鼓。如唐玄宗李隆基《幸韦嗣立山池应制》诗云:“水殿移茅宇,花洲列石墩。鼍鸣金凿耳,龙起玉蟠身。”这里用“鼍鸣”来形容鼍皮鼓发出的声音,足见古代皮鼓多用扬子鳄皮所制。因此,“鼍”字的本义就是指扬子鳄,后来才引申出鼍鼓的意思。 关于扬子鳄的形态,明代李时珍曾在《本草纲目·鳞四·鼍》中说:“鼍形似蜥蜴而大,无足,背有甲,青色。尾端有黄白斑点,腹下黄白色。其皮可以作鼓。”扬子鳄与“似鼋”的大鳖确实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哩! “鼍”字也是一个会意加形声的字,它的上半部是一只趴着的扬子鳄的形象,下部是个“木”字旁,表示与树木有关。整个字形就形象地表达了扬子鳄伏于树干上之意,从而巧妙地隐喻了这一动物的名称。 从“鼋”、“鼍”这两个字的写法来看,它们都是典型的会意字而非形声字哦!因为会意字虽然也有部分读音,但它主要是表达意思的,而非传达某个具体的发音。只有当一部分会意字的读音固定下来时,才能发展成为形声字。比如上面列举的“元”字就是一例。汉字的起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呢,仅会意字就有很多种类型,每种类型的产生都有其特定的缘由和背景。我们学习研究汉字,不仅要掌握每个汉字的读音、词性和语法功能这些表面上的符号意义,更要了解每个字的起源和结构规律背后的深层逻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正确无误地运用好每一个汉字,并充分发挥它们的艺术魅力和文字功能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