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什么辉书法?
王羲之的“之”,读zhī ,因为王羲之一生都处在东晋这个朝代,东晋是汉字的变革时期(从隶书到楷书),所以出现了很多异体字,这种异体字的出现是由于当时人们书写时的习惯导致的,而王羲之本人就是这种异体字的集大成者,他的很多字在当时是没有规范的形态的! 所以,如果硬要说,我觉得应该是 “王氏”或者"羲之"吧.... 王献之的“之”,读zhī 与“羲之”一样,但为什么同样是个繁体“之”,却读zī呢? 这个原因就很有趣了,因为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他自己的成就肯定也不能小觑啦~ 但是他在自己父亲的影响下,也养成了一个写字不规范的习惯——多一撇,于是,这一撇就成了区分他们的唯一标志——“献之”“王献之”,多了一撇就是“之”的另一种写法啊(zī)~哈哈 其实这还牵扯到了另一个知识点——古时候没有印刷术,书籍都是由人手一笔一笔刻出来的,也就是所谓的雕版印刷。由于这些书籍都是人工一版一版刻出来的,所以字体、大小都有区别,也就造成了不同版本的字形和读音不一样的情况,而这种差异在后世流传的过程中就被保留了下来。
再举几个例子:“莫”字的版本一为mù(右上边那竖不连接底格);版本二为mò(右上边那竖连接到底格);现在大多数人写的“莫”是第二个版本的写法,但是第一个版本的莫至今仍存在许多古籍里,比如《史记》,那么我们现在在读“莫”时就应该读作mù而不读mò哦~ “华”的繁体应为“華”而不是“花”,但是如今我们一般都用“花”来代替它,所以现在很多人都不认识“华”这个字啦。而且这个“华”还是中华的“华”,它的正确读音也为huá而非hūa! 不过话说回来,这两个字毕竟已经存世千年,随着时代的发展,它们的读音发生了改变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啊~~ 我们现在用它们做姓氏的时候只需要记住它们的音即可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