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乾隆年间烧制的一件“粉彩镂空薄胎转心瓶”,通高36.7厘米,口径12.4厘米,底径15.7厘米,“瓶里瓶”。瓶内套装一小瓶,外瓶胆上部为镂空“团寿”纹,里外瓶可以分别转动,瓶上绘三组人物,或抚琴,或下棋,或观画,一派优雅的贵族生活情景,十分精巧别致,令人叹为观止。
我是@玉帝,一位专注科普文玩知识的答主。 一般来讲,买到的成品翡翠手镯都是有托底的(也就是镶嵌),至于原因嘛,无外乎两种:1、这个手镯是切面镯,需要托底。2、这个手镯不干净或者带有绺裂,需要用托底的方式给包裹起来,以免损伤。
现在在世的著名书法家,有何应辉、张景岳(双全国书协会员)、刘明耀(中国书法协会教育委员会成员)、吴行(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 中国楹联学会副会长)、李良东(江西书协副主席)等;已经故去的著名书法家有魏启后(山东书协名誉主席 原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钟明善(原陕西省书法家协会主席)、
1953年由苏联代印的“马锡五”式货币——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二套人民币,从1950年开始设计,1953年开始发行流通至2007年才逐步退出市场。共有10种面额、9种版别(其中1956年和1980年至1984年间,中国曾两次对第二套人民币进行大幅度改版,因此共有9次印刷)。
需要定期清洗,因为人体本身会分泌油脂,这些油脂粘附在翡翠的表面,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一层膜,这层膜会对光线的进入产生阻碍作用,影响观赏性。同时,这层膜也会越积越厚,需要定期清洗才能保持美观程度。 而且平时最好随身佩戴,尽量避免长时间放置在箱包内或抽屉中。
这个“什么料”问的有点泛,我猜楼主的意思其实是说这种葫芦玉质如何,值不值得买的问题。 那我就直接说了,这种葫芦,属于很次的翡翠原料,甚至都不应该算作翡翠,更确切的说,应该是“翡翠半成品”或者“翡翠边角料”。
当然有,而且不止一个! 比如前缅甸总理登盛的楷书就不错,他的字端庄、秀丽、潇洒,结体严谨,笔法精到。 还有著名的昂山素季,她的字清秀、飘逸,结体疏朗,笔墨灵动。 下图是2011年底,在仰光中华总会馆举办的"玉玲杯"中文书法比赛中,她所书的作品《题破山茶》。
在我国钱币史上,有一个有趣的时期,那就是清代的金银币时期。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到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前后249年间的20多个王朝,共有12个皇帝主政。有5位古代帝王把他们的篆文御封刻在国币上。这在世界钱币史上是绝无仅有的。
张即之的大字存世作品较少,能见到的只有《大尺牍册》、《大方广佛华严经》、《杜工部诗集》。此外,还有刻在福建莆田的“云亭”以及山东历城灵岩寺贝藏殿的“灵岩”、“有碑”等石刻。张即之的大字,笔画粗壮实,结字紧,字里面的空间小。在笔画组合时,相互牵制,盘绕绞斫,具有“集古字”、追求古拙的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