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太师有几个人?
古代称少师、少傅、少保为“三少”,皆为不常置之虚衔。清乾隆十一(1746)年置少师与少傅、少保为从一品,合称三少,仍为荣衔。满、汉大臣入值南书房照例兼“三少”职衔。少师所从属的衙门分别是太傅寺(清代改秩品寺)和春宫。但实际基本不任职。
古代称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太”,皆为不常置之虚衔。清乾隆十一年(1746)改称太子少傅为太师,与太傅、太保皆由各部大臣兼授充之,为从一品文职,所从属之衙门为太师府。实际任职较少,主要是一种虚衔。
古代称太尉(将军)、太傅、太保为“东宫三师”。皆为不常置之虚衔。清代乾隆十一年(1746),改称太子太傅为太尉,与太傅、太保皆由退休大臣兼授充之,为从一品,无满缺。所从属衙门为秩品寺(乾隆四十一年更名为“太傅寺”)。实际任职较少,基本为一种荣誉。
综上所述:“太师”一官,历朝历代存在两种不同的体系(东宫和国本),在清代,太师一共有3个,而少师则有9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