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民窑有落款么?
民窑器物,有落款的,也有不落款的。
对于瓷质比较好的,器型规格比较好的,有的也会落款,但是这些款识大多都不规范。如果出现了官窑款的话,都属于后仿款。年代比较早的,有的落本店的商号,或者器主的姓氏,寄托款什么都有。现代民窑一般都不落款,就是标上某某厂什么车间制作,基本不落款。清代以前的民窑,部分也是落款的。
官窑款,民窑款
官窑款是指在官窑坊作中烧制呈进宫廷的瓷器上书写的文字,官窑款的书写一般有严格的规定要求,通常用青花书写,庄重,严肃,字体规范,用笔有力。常见有“大明成化年制”,“大弘冶年制”,“乾隆年制”等款式。民窑款则不同,一般分为两大类,
1. 民间窑口烧造日常生活用瓷和外销瓷落的款,这种款写法非常自由,随心所欲,有的用青花书写,有刻款,有印款,还有酱色釉等书写。书写字体非常随便,民间窑口写款的主要目的是说明器物的制造地点,制瓷者或商店的名称,以作广告作用,有的甚至书外国文字款。如“江西巧心”、“光绪十七年”、“景镇”、“大雅斋”、“玉堂佳器”等等,还有的以天干,地支等字象征年款。
2. 属后仿款,此类款书写粗糙,刻划潦草,多见有“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宣德年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