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铜币十文日后有价值吗?

巫春烨巫春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当时,铜元共有十九个省局铸造。除中央铸造的铜元及个别省局外,大多数省局铸造的铜元都铭刻省名。仅见年款者有:丙午、丁未、戊申,未见铸造之年份。 我国近代钱币的根本性变革(机制币)就始于铜元(铜币),这不仅是我国第一次使用机器铸币,同时也是我国第一次使用圆形方孔的机制币。 1907年光绪丁未年份的,面值十文的,有文从一刀、二厘、三厘、五分、拾分等。据有关资料记载,当时铸造了二厘、三厘、五分、拾分的铜元各20000枚,而一刀的只有8000枚,共计是48000枚。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这八种币值均又被取代,而在铸行过程中被裁减去一些钱文。所以,现在能发现的最多也就几十枚。其中的“文”,还有“贞”、“吉”、“福”、“寿”等文字。 有意思的是,这些铜元中,面值为“文”、“二厘”者较多,而“五分”及“拾分”者则较少。也许是出于对“文”的反感,为了避讳,才刻意将其从铜元上取消。据当时材料介绍:面值为“一钱”者(相当于中文“一文”),因钱币太薄,极易被剪罚子。 一钱铜元从诞生之初就是大贫小富。在福建,被剪罚子太严重,以至于有的贩私铜元者一概不收福建的铜元。 那么,为何又唯独“一刀”最为少见呢? 原来,“文”与“中”二字在繁体笔顺上完全相同,为节省铸币机上的档钮,在“一刀”铸行时被取消。后来,有人又在广东将“文”改为“两”,于1908年(戊申)试铸成功,并在同年被福建官局仿铸,通行全国。此改“文”为“两”的铜元,由于两字楷书似“八”字,为防误读,仍又名“光锭”;又名“枚”;又名“半仙”。所以“一刀”铜元又被称之为“半仙”、“光锭”、“枚”。 由于“半仙”(铜元)改进了机器,提高了工艺,极大地促进了清朝的经济发展,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为后来的机制币启蒙、开辟了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从各种资料上可以知道,“半仙”铜元无一例外,均呈绿色。可是,笔者所见的“半仙”铜元,却呈黄色(偏白)。那么,“半仙”铜元为何色?或是误做了新铜?或是年代不同而产生色差?或是出于地域性区别?抑或是特殊品种的罕见色?抑或是别的什么?至今尚未有令人满意的答案。但见诸多学者以及收藏家均认为:此铜元甚为罕有,是清代早期铜元罕见名品。

附:

宣统三年(1911年)正月清廷发布上谕,允许资政院奏定章程、采行宪政,并于四月宣布改制,「朝廷临驭尊卑贵贱如一,元首与国民,可谓无分畛域矣。自后内外官制,暨各项制度,自可日渐改良,趋重民主。」 宣统三年三月,满汉大臣奉命先制定九部官制。九部之外,新增内务部。同年十二月,资政院上奏设监察院及公布《大清新刑律》。宣统四年(1912年)四月,资政院成立议政大臣会议,与军机处及内务部相互抵触,遭议政大臣会议驳回。后来,清帝退位,故设立资政院之事亦就此中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