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仿的宣德炉值得收藏吗?

喻泰臻喻泰臻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烧制的一种熏香炉。因产于江苏宜兴,又称为“宜生炉”或“宜兴炉”。 明宪宗朱见深成化二十年(1484年),朝廷任命刑部尚书李敏为工部尚书,主持铸铜炉事宜。李敏上奏,请求用炉子的形式来表彰文武百官,得到允准后就命工匠按照他的设计制作了一千个铜炉。但是成化皇帝死后,明孝宗朱佑樘即位,认为这种赏赐有夸耀先皇的意思,下诏收回所有铜炉,只留下500个作为纪念。

据传,明世宗朱厚熜为了建造万寿宫(现在的武昌黄鹤楼),将500个剩下的铜炉全部用来铸造了铜基座。现在,这些铜炉已经不复存在。不过根据史料记载来看,这些宣德炉的造型应该是非常精美的。 清乾隆以后,民间也开始流行仿铸宣德炉。这种炉子造型独特,做工精致,且因用料考究,所以炉体很厚重。而且,当时由于炼钢技术不佳,所以铁里含碳量高,质地不纯,因而炉子大多呈青灰色。

到了清末民初,随着钢铁冶炼技术的提高,市面上出现了很多优质钢。于是,许多商家开始仿制宣德炉。这些炉子不仅形状、尺寸与真正的宣德炉一模一样,就连锈色也做得十分逼真。只不过这种假锈是用硫酸等液体化学剂浸泡出来的,时间久后便会脱落,露出里面光滑的表面。而真正的宣德炉自然生成的锈蚀,则是凹凸不平的。

至于题主说的民国时期仿制的宣德炉,应该是出现在民国中期之后。因为直到光绪十年(1884年),台湾才开始出现高炉,开始冶炼生铁和钢。之前是没有办法锻造出可以用来仿制宣德炉的铁材的。所以在民国以前,除了个别朝贡品会用到仿宣德炉以外,市面上的“宣德炉”基本上都是假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