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有一百元么?

夏轶茗夏轶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935年11月,中华民国政府推行法币政策,禁止银元的流通,开始发行关金券(1元关金券=0.26876人民币)。 到了1946年,国民政府为了支付战争赔款和内战费用,不得不大量印制钞票,导致通货膨胀严重。

当时有人计算过,1937年的10万元法币就相当于1950年的1元钱,而1949年的100万法币就只能买1937年的10万元了。 也就是说1937年100块钱相当现在10块钱左右。 国民党撤到台湾后,于1947年起在台湾实行“币制改革”,将旧法币改称“台币”,并发行新台币。

最初,新台币与黄金、外汇挂钩,汇率比较稳定,百姓生活相对安定。但好景不长,从六十年代起,台湾的经济形势发生逆转,物价飞涨,钱越来越不值钱。 1969年至1971年间,台湾当局先后四次提高利率,金融机构的借款利息从19.6%升到45.9%,民间贷款利率更高达150%以上。

1971年后,由于外汇紧张,台湾当局又开始实行外汇管制政策。为此,台湾官方于1972年年底公布《货币管理暂行办法》,明文规定: “除公债外,凡以货币表示之有价证券以及各项存款,均依买卖价格缴纳所得税,税率为卖价的20%;其卖出款项应计入营业利润或经营盈余计缴所得额,如系企业单位还应加征60%的企业所得税。” 这就导致了当年一叠叠厚厚的美元、一叠叠崭新的法币、新台币换成今天的货币几乎等于无用之物! 而那时候的物资也是非常缺乏的。就以食盐为例,由于政府严格控制,价格一直很高,老百姓吃盐都要凭票,像鲁迅小说中的孔乙己一样,把炒咸菜和咸蛋的价格与“两毛钱一斤”的香烟作比较,显出他“穷酸”的样子。

所以100块在当时是能买到很多东西的,并不是什么大钱。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