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行李箱是谁发明的?
这个问题有意思,我刚好最近看了相关资料,就来说一下。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行李箱”这个叫法是怎么来的——它最早出现在1925年出版的《贝聿铭全集》中,而贝聿铭是民国时著名的建筑师,大名鼎鼎的狮子建筑(华工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中的“厚德载物”就是出自他的设计)就是他设计的;而在那之前,一般称之为“皮箱”或“箱子”。
第二个问题,“行李箱”到底是不是舶来品。我的答案是:部分是,部分不是。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行李箱”这个词虽然是在民国时才出现,但“行李箱”里装的“行李”,其实是非常古老的交通工具和载具——“行李”最初的意思就是指“旅行所用器物”,所以“行李”一词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的佛经,而东汉以前则是用“笥”字(同音)表示相同含义。
那么,古人在外出旅行时都是怎么携带这些“行李”的呢?大致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把“行李”用布或者绳子捆好,挑着走(这有点像今天西南地区用背篼装东西的方法);另一种方法就是像“西游记”里描绘的那样,把行李放在兽背上,人骑着动物赶路(这种办法比较像藏族人民骑马、骑牦牛进藏的方式)。而西方的人在没有发明火车、汽车等现代交通工具前,也是采用类似上述的办法,把要带的东西绑在马背上,骑着马儿去旅行。所以说,古代的“行李”和“行李箱”里的“行”字是指同一类的东西(即“出行所使用的工具及设备”),它们的载体可以是马、驴、船、车之类的,与现代的“行李”没有本质上的区别。“行李箱”这个词虽然是近代才出现的,但里面放的“行李”却是古已有之,只不过古代人不会像我们今天这样,把所有要带的东西都塞进一个箱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