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和田玉价值多少?
我是玉友,也是学经济的。 按经济学上来说的话呢,宋徽宗时期的玉器价格(也就是北宋中晚期至南宋初期)应该是比现在要高的。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宋朝并不富裕!GDP在全球领先,富得流油是在清朝乾隆时期的事了,所以当时的物价水平是很高的。一块普通的玉琮价格在五十两白银左右(《宋会要辑稿》记载,崇宁四年50两/件),而一只精美的白玉匜(yī,古代盛水器)要八百两(《文物》1979年第一期,南京博物院珍藏清宫旧藏玉器精品展图录,页40,1只/800两)。
按照今天的汇率换算来说的话,一件普通的南宋玉器值人民币一万五千元;而一件精细的南宋玉器则价值四万余元(36万-50万元)。 这跟今天在新疆和田玉市场上买到的新玉相差无几(个别特殊品种除外)。 当然,这是经济学上计算价值的办法。然而,用现代的价值观来估量着一套已经逝去已久的传统社会的奢侈品,显然是不恰当的。
一方面,“物以稀为贵”,由于开采技术的限制,当时好的玉石材料并不算多,加之南宋时期玉工已经能够对原料进行巧妙的剪裁,使得成品率大大提高,故而原材料的价格应该是有涨有跌的; 另一方面,经济上的价值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审美或艺术上的价值评估标准。
最后,评价一件艺术品的价值还要考虑时代的因素。如果一件作品在那个时代已经属于超常的精致完美,那么到了今天,是否还能得到同样的评价呢?这恐怕就要打上一个问号了。 举个例子:拿近代的翡翠和古代的翡翠相比,显然近代的翡翠首饰要比古翠贵很多;而拿民国时期的碧玉镯子和清朝中晚期的碧玉手镯一比,又是民国碧玉价更高……这就是说,年代越近,同等品质的作品价值反而要高一些。原因是时代不同,人们的审美趣味会有不同的追求。比如,清中晚期之后,人们开始推崇“俏色”,也就是颜色要艳丽、俏丽为好;又比如在制作过程中为了求巧,会故意将一些本来没有颜色的部分加以装饰性雕刻,使得作品更有灵气,这些都在无形中提高了作品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