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节盒有收藏价值吗?
节盒,也叫节日盒子、节日红包。是旧时民间流传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及重阳节等传统节日的包装礼品的封袋。 由于古代劳动人民对于自然的敬畏,及天人感应的说法,使农历二十四节气有了象征意义——上元,清明,端午,中秋,重阳,腊月二十三(祭灶)。这些节气也渐渐成为了节日,并且有着固定的庆祝方式,而在这每一个节日期间,老百姓们都会互赠礼品以示庆贺。
当然这些古老的传统也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被逐渐抹去,但是节日的纪念方式却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留在了那些封存着时光的节盒中。 我们现在的传统节日大都与古时相同,但其中的细节却会因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变迁。比如现在的人们在春节的时候可以随心所欲的挑选精美的礼盒相互馈赠,而在古时候,人们在春节时赠送的礼品要多精致有多精致,因为要能够在纸上画出图案,以表示礼物的厚重。 而这样的风俗习惯也会在节盒上留下痕迹,从清至民国时期,节盒上的图案除了应景儿之外,还会添加些吉祥话和祝愿语。如“迎春接福”、“新年吉祥”“百花献瑞”、“梅香报喜”等等,这些语句虽然简单,但却充满了温情与暖意。 时至现代,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取代了传统的书信往来。我们在收到礼物时的那一瞬,再也听不到那一句轻轻的“谢谢”。我们似乎忘记了许多传统礼仪,但正是这些被称之为“礼轻情意重”的往事,让我们如今的馈赠多了一份温暖与情意。
如今,我们依旧会在某些特定的时间送出礼品,但在那些礼品的外包装上我们却少了许多的情意——“请打开快递,查收来自xx的浪漫。”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已不再自己亲手制作礼品外包装,而是将希望寄托在给陌生人一封薄薄的信笺之后:“此箱须由专人送至……亲启!”——“亲爱的你,请开启这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