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残本有收藏价值吗?
有啊,我的书房现在有一书架的宋元明清的古籍善本,但很多都是残缺本,如南宋宝庆三年严州郡斋刻本《荀子》卷五、六缺,明代嘉靖四十一年周氏双桂堂刻本《庄子》卷上缺,清代道光二十五年李锦章依正谊堂抄校本重印的《礼记》卷三十一至三十七、四十二至五十、五十四至五十七全部缺等等,这些书如果拿到书店去卖的话几乎是一分钱不值的,但这些书我不仅不打算卖而且今后也不会卖,尽管其中有些典籍后人已经刻印过很多遍了,如《庄子》、《礼记》等。为什么?因为我收藏的这些古书虽然残缺但是依然保存着古朴的风格和浓郁的韵味,是古人真真切切书写过的印记,而现代人即使刻印得再精美它始终只是“复制品”而已,无法与古书的原始面貌相比!这一点是现代任何技术都无法达到的。所以有的古书即使残缺,甚至只有半部,我们也应视若珍宝。
当然啦,那些书摊上的所谓“古籍”就另当别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