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一钱是多少人民币?
必须说明的是“两”这个计量单位是明朝创造的(明代的“两”与今天的“两”含义不同);而“斤”“斤”则是汉代开始使用的重量单位;至于“文”这一单位则是唐代才开始流行的。 而清代的制钱单位虽然书写上还是“枚”、“文”,但实际上的重量单位却是“分”了——每一文制钱大约重5克~6克之间。 以康熙时的标准,一两白银大约可以换制钱17000枚,但是到了乾隆年间,一两白银就可以换到20000余枚制钱了。 也就是说,乾隆时的一两白银大约是明代二两白银的价值。 那么,又是什么导致了这种情况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在清初实行“官卖盐铁”的政策下出现的“银钱比价”暴涨。明末因为灾荒连年,赋税中的银量难以交到户部,于是大量赤钱出现。崇祯帝在诏书里承认,“今赋入皆征银,而国中金银何来?不过旧欠虚悬,积为帑藏而已。”这些赤钱本来应该兑换成银子缴纳国库,但因为战乱等原因,导致许多银矿停产或产量降低,银子的供给不足。于是朝廷就利用手中的权力强行将银价抬高,据载当时一两白银可以换得两千余枚制钱。
第二个原因就是“摊丁入地”和“免役法”的实施导致的。明代的赋税征收是以粮为主,兼募役、折色。而清代则主要征收银两和钱粮两类。所谓钱粮即是统称为杂粮,其中包括了米麦、豆等,而“粮”的主要形式就是大米了。 实施“摊丁入地”和“免徭役”政策后,百姓不需要再像先前一样交纳“丁银”,而是将原本属于个人的劳役转为缴纳现金的形式;同时因耕地面积的统计需要,百姓也要根据土地的不同缴纳不同的“地丁银”——即后来的“田赋”。
这样,原本由民间缴纳的丁银就转化为政府手里可以自由支配的银两了。 清末还出现了一些特殊情况,比如太平天国时期因为战乱,导致银根极紧,银价暴涨;以及鸦片战争之后,洋人为了购买中国物资,也导致银价上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