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法家是怎么玩的?
古代的书法家,其实并没有现在的书法理论那么复杂。现在有人提笔要说,我这是学王羲之王献之的,或是我这是学颜真卿柳公权的——你别说,还真有许多人会这么玩,尤其是中老年学员。但实际上,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柳公权这些人的字,古人是看都不看一眼的。 古人在评价一个人的书法时,最常说的几句话是“端庄厚重”、“清雄绝俗”、“姿媚秀逸”等等,再结合个人的气质性格来定夺。唐太宗说魏碑“率意”,其实就带有赞赏的意思在其中了。如果真要正儿八经评价,唐人也会这么说“结体遒劲,笔法精确”之类。
到了宋元时期,人们更重视书法的结构与章法,所以评论书家,也往往会提到这两个方面,例如“字体高洁,笔画森严”、“字法精妙,章法浑穆”——这里说的是苏轼的评价苏黄米字的章法结构的话。如果评价赵孟,则往往赞其“笔法秀俊,结体宽博”。明代文征明评价自己的书法,则说是“结字方硬,用笔刚劲”。
这些评价里面,我们找不到像今天的那些专业的词汇去定位他的风格,找他的源头,分析其中得意的成分。其实,古人的书法水平到了一定的程度之后,大家都是融会贯通,自成一体的。唐朝孙过庭《书谱》里说到二王的时候说道: “观其笔法,尽善尽美;察其字型,间架稳称。 ”这里说的“审字法”就是观察一个字里面的笔画配合是否得当,“辨笔法”其实就是看写出来的效果是不是完美。所以孙过庭自己在草书方面也是“草圣”之名。 古人写字其实是讲究从线条到结构的均衡稳定的。所以你看王羲之的字,往往是重心平稳,左右结构平衡而又有变化。而王献之的字,笔画多曲折,结构多欹侧,以险求平衡。
宋代米芾论书,常常说“欹角”,这也是寻求平衡的方法之一吧。所以古代书法家实际上是非常讲求实际的书写效果的。 至于你说为什么古代没有变态的狂草,那只能说,如果连结构都没掌握好,那写什么狂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