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个铜钱现在多少年?
“汉五铢”,又称汉币、五铢钱,是汉代发行的货币。从汉武帝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开始铸造,一直沿用至东汉末年。 “五铢”两个字取自《汉书·食货志》:“黄金一斤,直钱万钱。”意思就是一斤黄金能兑换一万钱的五铢钱。那么一升米的价格就是一万钱,而一千钱又相当于一两白银。
据考证,西汉早期也曾发行过“圜钱”——圆形铸币。但这种圆形铸币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硬币,因为它具有方孔,不能折叠起来当纸币使用;而且数量也很有限,不是主流的货币形式。
到了王莽篡位后建立新朝的时候,为了增加货币的发行量,对货币形制进行了改革。将过去以重量作为单位的钱币,改为“通宝”“元宝”等名义。在西汉以来钱币的基础上进行改变,制造了“金错刀”“契刀”“大钱”等。但由于这些改版的铜币和以前的钱币并不流通替换,造成市场上新旧钱币杂列的现象。
后来董卓作乱的时候,因为铜材紧缺,还曾用铁或铅代替铜材料铸钱,称之为“小铁钱”“小铅钱”。
其实这时期最奇葩的货币要属“货泉”。这东西是由王莽新朝天凤元年(公元14年)开始发行的。最初规定一枚货泉值五铢钱,但后来越发越多,到东汉末年,一枚货泉仅值三铢钱了。 这种钱外形很像现在的硬币,但上面有文字,并且得背面向上放在桌子上才能滚动,因此不能像近代的硬币一样倒过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