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中国写意画属于?
“写意”是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最早见于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中“顾恺之论用笔”条:“凡生人之物,不拘粗细,必以形貌颜色气韵神态为佳;若用笔画成,方谓之写意。”(唐宪宗) 这里说的“用笔”其实就是指作画用的笔触、线条。所谓的“写意”就是在绘画时,不拘泥于物体表面的形似,而追求线条的神似和意境的抒发。
但这里的“写意”还只是一种风格,至多是一种追求的目标而已,与后来的“写意”概念还是有所不同的。 将“写意”作为中国画独特的审美范畴并加以提倡的是元代黄公望。他提出了“用笔不用墨”的概念:“画不用墨,谓之白条;笔不用画,谓之白块。是犹有迹于纸也。”(《叙笔法》,《写山水诀》)也就是说只有用笔,没有用墨,才是中国画中的写意。 但这里的“写意”仍只是强调技法上的“有笔”,其实质所追求的仍然是形似。真正与中国传统写意书法相通的写意绘画,应该是从明代董其昌开始的。
他在继承元人笔墨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神似”说,认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胸中脱去尘浊,自然丘壑内营……故能随手写出,皆为山立体,皆为人状貌……既无匠作气,自无俗笔。”——也就是在画画的时候,要让画家自己的精神渗透到画面中,而不是让画面霸占着画家本人。这就将传统的“写意”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境界——它不再局限于技法的形式,而是指向了精神层面。
这种“文人画”的精神实质,在明代李日华提出的“趣”说中得到了最好的阐发:“画至神韵萧疏,惟赵文敏(赵伯驹)得之,至趣味盎然,惟吾师(沈周)得之。”——绘画到了后期,最可贵的是“韵味”“风度”,而这主要就体现在“意”上:“有意而佳者,妙矣!有意而不佳者,拙矣!”“盖笔墨之外,别有韵度,此趣尔。”(《味水轩日记》) 在明代中晚期,许多画家都在孜孜追求一种“笔墨外之意境”,他们或是从书法中来,或是从古人画法中得来,或是从自然景色中挖掘,总之他们都试图寻找一种超越具体物象的精神表达。明末清初人姜绍书称这一时期为“写意天下”。(《韵石斋笔谈》) 清代中期后,这种风气依然延续着。所谓“文人画”的意境被推向了一个又一个的高峰。无论人物山水花鸟,都力求表现画家自己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