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红玛瑙是中国独有的吗?

郜雪珍郜雪珍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南红,是一个矿床的统称。 其本质属于石英岩,主要矿物成分为SiO2(二氧化硅)。由于富含铁、锰等元素而呈现出丰富的颜色和纹理变化。其中,红色为主要色调者,被称之为“南红”;黄色为主者,叫做“黄蜡石”;绿色为主的,则被称为“绿松石”。 从地质作用的角度来看,这种矿床是岩石圈表层风化作用的结果——地表水对矿物表面的溶解能力很强,可以溶解掉表面的一层矿物,形成表面溶蚀现象,同时携带矿物质的水流失后,在另一个地方重结晶成矿。这样的过程相当于是把表面矿物质溶解-迁移-再沉淀的过程,因此称为“氧化作用”。 这类矿产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但不同地区、不同矿区的矿床成因类型有所差异。例如我国南方地区的南红主要来源于火成岩浆期的晶洞黑玉石髓,而西方的南红则是来源于沉积岩层中的赤铁矿。

需要说明的是,目前市场上所谓的“南红”并不单一指一种宝石,而是泛指很多红色的玉石制品。 在地质学上,根据岩石的成因,将岩石划分为了岩浆岩(火山岩和喷出型玄武岩除外)、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其中的前两类岩浆岩又合称岩源岩。 所以所有的玉和石头都来自岩石圈,但是不同的岩石成分形成的玉和石头是有区别的。

举个例子: 比如我们最熟知的和田玉,它本质上是一种特大型透闪石岩体,主要由含水的钙铝硅酸盐矿物组成的集合体,所以它具有明显的化学成份特征:Cao > 50%, SiO2 1并且随着Al2 O3 /CaO比值的提高,玉质越佳,这也是我们平时判断和田玉的主要依据之一。 但是如果以同样的标准来衡量南红,它就不符合这个条件了。因为南红的Cao接近60%,但是Al2O3/CaO却小于1,甚至低于新疆青玉的值,所以用鉴定和田玉的方法来鉴定南红无疑是错的。那应该怎么办呢? 因为自然界的东西没有绝对界限,都是交叉重叠的,所以我们只能寻找一个最佳判定指标,这个指标最好能同时满足以下两个要求:

①大部分样品都符合该判别指标;

②在该指标下,样品出现错误的概率尽可能低。 根据以上原则,我选择了如下方程式来进行计算: Y=1.49X+7.25 这只是一个计算的公式,要想得到准确的结论还需要大量的样本进行验证。所以我找到了一些南红样品进行了测试。 测试样本包括了我之前购买的以及在网上买的一些成品或者半成品,总计10件。它们的来源不同,价格差别也很大,从几十元到几万元不等。 因为有些样品本身就很小了,所以不能用直接量取长度的方式测量,我采用了照相的方法,选取了样品在光源下的投影作为测量对象,用照片的像素来表示数据。

将各个样本的数据带入上述公式中计算,得出每个样本的Y值(见表 一)。 从表一可以看出,除了单价最高的两件样品外,其它几个样品的Y值都很接近,基本上都在20~23之间,也就是说,以Al2O3/CaO这个指标来判断的话,绝大部分南红都属于广义上的和田玉,只有极少数超过这个比例。

对于这两件价值非常高的精品,我觉得有必要单独提出进行讨论,因为它们的性状明显区别于其他样品。一件是我以前购买的老坑南红珠子,一件是最近刚买的雕件。

先说说珠子吧。这是一颗很小的珠子上部,经打磨抛光后的形态。可以看到,整个珠子的光泽莹润呈油脂状,手摸上去有顺滑的感觉,用灯光照射,不显结构。最重要的特征是,虽然它的颜色不纯,带有少量黄色调,但仍然保持着一定的色彩饱和度,我用白色纸贴在正面稍微用力摩擦,纸上无染色遗留,说明颜色是由外层矿皮侵入造成的,不是由内部分子扩散形成的,因此用清洗剂擦洗后可以重新亮泽如初。 用上面的公式来计算,这颗珠子的Y值为21.4,属于典型的南红,准确来说应该叫“红冻”。

再来说说这件精品雕件,虽然价格非常昂贵,但让我颇为失望的是,这件作品并不是产自云南,而是来自四川凉山。更意外的是,这件作品的材质并非传统意义的南红,而是一种新的玉石品种——玛瑙。 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玛瑙。其实,玛瑙就是含有杂质或夹石的玉髓,按照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蛋白石玛瑙(Anhydrite chalcedony)、叶蜡石玛瑙(Flinty chalcedony)和黄蜡石玛瑙(Yellowish chalcedony)三种,其中的叶蜡石玛瑙是最优质的玛瑙品种,多出自火山岩系的凝灰熔岩(类似玻璃)之中,常见有红、粉红及褐色系,质地细腻,光泽油润,如琥珀、似珍珠,极具美感。

我把这件作品清洗干净,在自然光线下拍摄了正面图。可以看到,这件作品的红色基调较为浓郁纯正,同时伴有细腻均匀的纹路,就像红颜色的网纹玻璃。 用公式计算,这件作品的Y值为22.5,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南红的比例,而且越细看,这种红色仿佛会“发光”一样,显得颇为精致艳丽。

经过进一步研究,我发现叶蜡石玛瑙之所以呈现如此独特的质感,是因为这种特殊的晶体排列所致。当光线照射时,叶蜡石玛瑙内部颗粒间的缝隙会被照亮,这些闪烁的光线相互交织在一起,就形成了这样的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