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多少幅有名的画?
“有名”这个词实在没界定的标准,于是只能凭自己见识来回答一下了。 先谈名画,这个“名”自然是历经岁月淘洗而流传至今的。从传播学角度看,有四个要素决定了作品能否流传下来并享有盛名——
1、作品本身的质量相当重要,这是作品流传的前提条件;
2、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特征和思想内涵也很重要,因为时代需要作品流通和传播,同时也需要有共鸣的思想内涵吸引一代代人去理解和欣赏作品;
3、作品的媒介也很重要。古代书画传世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卷轴装裱,这使作品在流转过程中容易受损,同时也使得古书画比现代作品更具有文化价值和升值空间(当然如果保存得当且没有损伤的自然另当别论);
4、传播的力量也是不可小觑的因素之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早已过去,现在有好的作品更需要好的宣传推广方式,否则即使作品质量再好也会湮没在浩瀚的书海之中。
结合以上内容,我选了如下作品: 王维《兰亭集序》/《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欧阳询《梦奠帖》/颜真卿《争座位帖》/柳公权《蒙诏帖》/杨凝式《神仙起居帖》 /张旭《李白仙诗帖》/怀素《论隶书书》/黄庭坚《松风阁诗》/赵孟頫《烟江叠嶂图诗意》/吴镇《西园雅集图》/文徵明《醉翁亭记》/郑板桥《修竹新篁图》…… 一共30幅作品。其中书画作品25幅,诗文作品5篇。这些作品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最高级的水平。
再谈谈非名画的概念。我认为凡是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并且在当时及以后的时间里具有较高收藏与鉴赏价值的艺术作品都可以算作非名画。这里选入的作品范围相对有名画就宽泛得多——
1、文献类。主要指具有历史、文学或艺术价值,并在相应领域被公认有代表性的文献资料。这类作品由于不易被大众感知到,所以知名度一般不高,但学术价值和社会影响力却非常可观,比如商代甲骨文字、敦煌遗书、战国简帛、程氏姐妹的小说、《清明上河图》等;
2、器物类。主要指具有较高审美和价值,并能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传统文化特色的工艺美术品。这类作品比文献类更容易为大众知晓,但由于其欣赏门槛较低,所以在艺术史上往往不受重视,例如明清家具、景泰蓝、故宫钟表、五彩瓷等;
3、建筑园林类。主要指具有较高观赏性和代表性的古典中国建筑以及知名园林。这一类跟器物类差不多,都是由于欣赏门槛低而在艺术史上得不到重视,但确实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如北京的紫禁城、苏州的拙政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