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翡翠朝珠多少颗?
清 翠雕「一品官」项链,共108粒珠,串以两根金柱,上下分别垂有3枚金坠角,正中一件雕佛头光座,两侧及底部各雕一蝙蝠,寓意「福在眼前」;
清中期 翠雕如意形项链,共196珠,两侧及下部分别饰以珠结,顶端和底端镶嵌白玉作花结、璎珞珠,中间部分雕饰四颗圆形珠子,代表佛教的「四无量心」:
清中期至晚期 翠珠链,共427珠,分三串,每串四行,每行十四颗,最外层两枚戒指上下交错,中心位置一颗大珠,取其「多子多孙」之意;
清中晚期 翠玉雕莲花式项链,呈扁圆形,中嵌莲心,周缀细密珠环,上下各饰以银镀金镂空雕龙纹管,整体造型典雅别致,做工精巧;
还有一款比较特别的,来自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这是一枚青金石配珠与绿松石配珠混合制成的朝珠,共108颗,其中54颗青金石珠,余者为绿松石珠。
一般由108颗珠子组成,象征着12个月,10日,24节气,还象征着佛教中一年的四时八节,在一些重要的日子,可以进行朝拜。108颗翡翠珠子分4段,每段27颗珠子,用花作间隔,在4段珠子的一侧有结缘塔,塔下有背云,云下有大小3粒记忆,上面还有4粒珍珠,这是朝珠的坠角。
一般情况下,皇帝和皇后的串珠都用东珠串成,太子用珊瑚或者翡翠,皇子用红珊瑚或者绿松石,亲王,贝勒用青金石或者是水晶。朝珠坠角用红珊瑚,大臣一般用翡翠,因为制作的时候需要打磨,有时候会用一些玻璃来作伪冒充珊瑚,所以在辨别的时候要注意去分析。
因为朝珠是清代官员上朝,吉庆时挂于身上的饰物,也象征着地位,所以制作上非常精美,用料也是非常的独特,价值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