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是什么料做的?
这个问题有趣,可以深入讲一讲。 先放结论,其实大家仔细想想就可以知道,翡翠是天然形成的矿物晶体,当然是由矿物质组成的哦!具体什么矿物质呢?我们慢慢挖~(像挖宝一样哈哈哈) 首先,翡翠是一种玉石,玉的成分当然是含碳质的矿物质,那这就引申出来了,因为含有碳,所以翡翠是硅酸盐;又因为有玉的存在,所以翡翠是含水的硅酸盐。
然后,因为含有水,所以翡翠的化学性质跟含水的矿物质很类似——会溶解于酸中,会溶于有机溶剂里,也会与碱性物质反应。 所以啊,如果你看到有人拿着翡翠放进盐酸里面泡,或者对着它吹口气就变色了,不要奇怪哦~这就是正常的化学反应啦。 接着来说,因为在自然界中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氧化铁,也就是Fe2O3,所以我们说它是含铁的硅酸盐;由于氧化铁有黄色、棕黄、褐黄等色,所以从外观上就有“绿随黑走”的说法,即翠绿的翡翠里面往往都有黑色或灰色(实际上是深色)的条纹,这些条纹叫做“黑筋”或者“灰筋”,是黑色的氧化铁或者灰色的氧化铁进入晶格后形成的结果哈。
最后啰嗦一句,由于自然界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矿物质,因而存在各种各样颜色的翡翠也是正常的。比如白翡、灰翡、粉翡和黄翡等等。
欢迎爱美的你关注我的专栏,定期更新关于翡翠的知识和趣闻哦~
翡翠的构成:硬玉为玉器材料的主要构成成分,其化学分子式为:NaAl(SiO3)2 ,读为“钠和铝合着两个二氧化硅分子”。
硬玉的基本化学元素有氧(O)、硅(Si)、铝(Al)、钠(Na),相对密度:3.33 ,折射率:1.66 ,其中铝和钠的分子数是固定的,而氧原子和硅原子数可以有一定的波动幅度。玉器业在鉴定原料时根据各种元素含量的不同,划分为以下几种品种:
翡翠的化学元素种类没有变化,仅仅是某些元素的含量发生了变化。
1、铁元素的影响
钠和铝的分子数是固定的,如果硅原子的个数低于2,则氧的个数也随之减少,而多余的钠和氧与一定量的硅酸根结合生成了其它矿物相(霓红石、钠铬辉石、角闪石、钠长石等),这是人们常说的“次生矿”或“水石”类。在实际的鉴定工作中,常把次生矿根据不同的颜色称为“油青”、“绿泥石玉”、“水紫”、“水红”、“水白”、“水黄”......等等。在次生矿中,当钠铬辉石达到一定的数量时,其颜色表现为鲜绿色,即人们所说的“翡翠”。
从上述分析可知,硬玉的主要成分是SiO2,而其它次生矿物相也都是硅酸盐类,所以,人们在实际鉴定中常利用这一点:把待鉴定的原料或成品浸入酸液中,如果次生矿物相中的钠长石、角闪石等先被酸液所溶解,而硬玉被溶解的速度较慢,则其颜色的翠性就容易被识别。这种鉴定方法叫做“酸浸试验”。
当绿辉石(化学分子式:CaMg5[SI4O11]2[OH2])达到一定的含量时,则其颜色表现为苹果绿色而不再称为翡翠。
2、 铁元素不足时
当铝和钠的分子数是固定的,如果硅原子的个数略高于2,而氧的个数也随之相应增加,则生成分子式为:NaAL( Si2O5)(OH),读为“钠和铝合着两个二氧化硅分子和五个氧原子及一个水分子”,这种矿物相称为“绿泥石”。
当绿泥石达到一定的含量时,则其颜色表现为紫罗兰色,人们常称为“紫罗兰翡翠”或“春彩”翡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