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翡翠什么样?
先分享一个干货,如何判断一块玉料是不是干了?
1、密度,同样重量下,干的玉料其体积会大于水透的玉料;
2、重量,同体积下,干得玉料其质量小于水透的玉料;(这是因为水头的翡翠含有一定水分,在称重时由于重量计量单位是克,而水分不是晶体,所以显示的重量会比干透的原料重一些)
3、荧光性,在紫外灯下,干透的玉料没有或者很少有荧光反应,而水头好的玉料会有较强的荧光反应。 以上三者如果同时具备,可以基本判定这块玉料是干的了。
下面再来说说“干”这个概念。 “干”有好几层意思,在这里主要是指翡翠结构中的晶粒间隙及矿物颗粒间孔隙内的充填物。 这些填充物主要有氧化硅和聚合水两种。
有些玉石在形成过程中,表面有一层透明的氧化硅薄膜覆盖,这层薄膜很薄而且半透明,在光线强的时候看起来不是很清楚,在光线弱的时候就能看到。这种玉石属于“干青种”,其内透明,颜色不甚均匀,但有一定的底色。 “干”还有另外一种含义——指一种翡翠材料的透明度。 一般用“干”来形容透明度差,也就是不通透的意思。行内有句话叫“十干九木”,意思是很干的石头90%可能会变成木头,可见“干”的程度。
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干”都意味着材料不好。因为决定和田玉颜色最主要的因素是受色离子浓度的影响,而结晶程度对于和田玉的颜色影响并不明显。也就是说,即使呈固态时已经充分饱和着色,但仍然有可能在渗透进晶体的部分色素被溶解而形成“水头”。 在新疆和田地区,有一种特殊的山料,它内部结晶颗粒很大,但是又有很好的润滑感,这就是“糖皮籽料”,其表面往往覆盖着一层褐黄色的糖皮,里面却如羊脂般润泽。这就是由于外部的可溶性元素进入后慢慢扩散并被吸附在表面形成的,因此有了好“水头”的和田玉不一定就是上品。 但凡是带皮的料子,都有一定的水份在里面(指氧化硅胶体)。当然,这是指未抛光的情况下去摸料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