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翡翠属于什么种?
“绿水”是行业内对绿色颜色的简称,严格来说是指绿色的色相,也就是颜色浓淡、明亮程度等色调问题;而“水”则指的是透明度,所以“绿水”并不是特指某类品种。 不过,因为透明度高通常会让绿色显得更鲜艳明媚,所以人们会下意识地认为“绿水”就是通透纯净的绿色,这种想法也会让一些商家在营销时刻意混淆“绿”与“水”的概念。
比如,有些商家会将质地细腻,水分充足,颜色明亮的豆种翡翠称为“绿水”或“透绿的豆种”,其实这样的叫法并不准确。 因为豆种只是翡翠的工艺种水分类,而不是颜色分类,而且此类翡翠的底色并非纯绿色,还是带有白色基调的,所以正确描述应该是“白底青(阳)豆种”或是“豆底白(阴)青种”。 同样,有些商家会把质地粗、水分干、颜色深的糯种翡翠称为“绿水”或“油绿的糯种”,虽然此类翡翠的底色确实纯粹绿色,但种水很差,实在谈不上什么性价比,而且这样描述容易误导消费者以为这是高档品。 总之,没有种水的绿就不是好的绿。
市场上常把透明度较差的糯化料称为“绿水”或“绿脏水”翡翠。通常是指在青绿色及蓝绿色的胶质、溶蚀作用交代而成的矿物集合体内,含有较多的细小绿辉石和较多的白斑絮、黄褐色团块的翡翠。
有时原生绿色仅表现为一片模糊的深色。主要靠次生绿色和染色来美化,其价格与优质糯化种翡翠相比相差甚远。
若将颜色较好的“绿水”翡翠做成手镯,虽不具有太高的透明度,但手镯两端的颜色能透过来,颜色、种都能看到,因此有“两头见绿(颜色)中间见黄(黄白色地子)”的说法。
通常,“绿水”翡翠的基底不纯,常为青黄色或青色,且有白斑絮;其透明度比青黄、青色等其他颜色的糯化种翡翠要差。这类翡翠在强光照射下可透见绿色,但在弱光下其颜色发乌,透明度变差,质量降低。
有些“绿水”翡翠在制作手镯时内圆会留部分原皮壳,以保护内圆不被碰擦,且形成反差,能衬托出镯身的颜色。这种手镯俗称“金包皮手镯”,一般在缅甸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