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排挤原理书本?

安随林安随林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问题提得很及时,我刚好最近读了一本讲赌石的书,里面就提到这个“挤墨”现象。 这本书是李震编著的《中华赌石宝典》(云南美术出版社2018年第一版),是一本很实用的赌石入门书,有兴趣的翠友可以找来看看。 《中华赌石宝典》中提到了造成“挤墨”现象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翡翠在形成的过程中受到了挤压,原本应该填充在晶体间的黑色矿物被挤到晶体的表面,在翡翠的表面形成了黑斑;二是翡翠在形成后遭受了外力作用,原来封闭在晶体内的含铁质物质向外扩散,形成了我们看到的黑色的丝线或者点状结构。

“挤墨”现象其实非常常见,很多种水不错的翡翠都或多或少存在这种情况——只是不明显而已。如果切掉这样的部分,对翡翠的价值影响不大,不过对于无色的玻璃种来说,一点淡墨就像水印一样清楚,有损美感。 那有什么方法可以避免买到带有“挤墨”现象的翡翠呢?作者在书中也给出了答案,就是多看、多摸、多问、少买。 这是不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说法啊!看都看不出来,那还怎么买嘛…… 其实也不是这样说的,“多看”指的是多看关于翡翠的知识、多对比相似品种,这样能让你知道什么才是好的,什么是差的;而“少买”则是告诫大家不要盲目买,购买一定要慎重。 买的时候仔细观察,看看有没有“挤墨”的现象,如果有的话,就要尽量将“挤墨”的部分剪除再抛光。如果是特别严重的“挤墨”,那就只有弃之不用了。

逮凌紫逮凌紫优质答主

排挤效应又称排他性原理是指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相互排斥和限制对方的排它性。具体指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结合在一起时,由于它们性质的不同,有可能形成新的、更稳定的结合体,使以前的物质解体并排出某些成分。在硬玉岩形成之后,其他矿物要进入翡翠的结构中去往往是困难的,只能以晶隙榍石、角闪石、铬绿泥石等为通道进入,或者,只能够进入那些次生变动造成的裂隙中,如钠铬辉石。翡翠的排挤效应主要表现在次生矿物的生成中,次生矿物包括水化、蚀变与后期充填等产物。

翡翠在原生水、溶液、热液、地下水、风化水等的长期作用下,在一些裂隙和晶隙内逐渐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次生矿物。它们的颜色虽然有红、黄、绿、黑等多种,价值也有高有低,但是,他们或多或少地破坏了翡翠的质地,降低了翡翠的整体质量。这些次生矿物就是翡翠“排挤效应”的产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