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的好坏如何鉴别?

澹台凡熙澹台凡熙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好”与“坏”是两个模糊的概念,在鉴定上我们无法定义其边界,所以只能说,哪些特征更可能体现在好的翡翠上,哪些特征更可能体现在坏的翡翠上。 好的翡翠首先必须是真货(A货),其次要求种、水、色、工都不错。 这里只讨论天然翡翠,即天然生成的或人为加工得很好的翡翠,不讨论B+C货及仿冒翡翠(如马来玉、澳洲玉等)。 “种”是指翡翠的结构,“水”是指透明度,这两个概念相互关联,“种嫩”“无水”的翡翠往往不好,而“细糯种”“冰种”的翡翠相对较好。 “色”很好理解,除了无色(白)外,其他颜色都好,不过,对于中低端翡翠而言,正色(绿)最好,其次为淡油青色(青)和淡蓝绿色(蓝),再次是灰绿色(灰)和橄榄绿色(橄榄),最次为黄色(黄)和黑色(黑)。

对于高端翡翠来说,颜色不是最重要考量因素。 “工”是指翡翠的雕刻和抛光,如果作为摆件,要看雕工是否细致,造型是否妥当;如果是佩饰要看看抛光是否平滑,弧度是否合适,有没有明显磨损等。

谭洪源谭洪源优质答主

色是评价翡翠优劣的首要因素。对于以绿色为主的绿色翡翠而言,色的要素依次为:色正、色浓、色鲜。色正指颜色的色调要纯正,不要偏蓝偏黄;色浓是指颜色的饱和度要高、要深;色鲜指颜色尽量透明不发乌、不发暗。一件翡翠饰品,如果在色正、色浓、色鲜三个方面均有优秀表现,便可算是色好。

通常在饰品中的颜色分布能成团、成块、成条、成丝等相对集中的具体形状时比较容易成俏色,可以制作成吉祥的文字和图案,这样的翡翠通常比颜色分布相对分散的翡翠卖得更贵。

透明度是反映翡翠内部对可见光的阻碍程度。对于无色透明翡翠饰品,透明度是其价值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把透明度由好到坏分为:莹、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等4个档次。通常将透明度在“透明”及以上的翡翠称为玻璃种翡翠。玻璃种翡翠是所有翡翠中质量最高的品种,其价值可以和钻石、祖母绿等媲美。在实际检验中,许多透明度好的翡翠品种,颜色一般不太鲜艳,而颜色浓、正、鲜的翡翠,透明度往往会受到一定影响,不易做得过于通透。所以,透明翡翠在色的要求上可以适当降低;有色翡翠在透明度上的要求可以相应降低,也就是说,一般有色翡翠要求到半透明就足够了。有色翡翠只要在绿色或紫色分布较好的区域能做到通灵、莹透,即使大部分区域仍然较“水闷”,依然是一块优秀翡翠。

在行话中常把翡翠的质地称为“种”。行话中的“水头”是透明度与质地两种质量要素的合称。“水头好”既指透明度好,也指质地好。

在评价玉石的质地时,一般采用对比衡量的方法。例如,根据翡翠的结晶细腻程度将翡翠的质地分成玻璃地、高冰地、冰地、油青地、芙蓉地、豆青地、观音圣地、猪油地、干青等等。这样的分类实际应用起来比较困难,尤其是当鉴定的翡翠在质地的优劣接近“门槛”时,很难说清。

“水头”的评价可以采用“两三分水”、“七八分水”来分别表达质地和透明度处于中低档次的翡翠;“一分水”、“两分水”等低档次的翡翠往往只表达透明度、省掉质地。在对高档次水灵通透的翡翠评价“水头”时,往往把透明度和质地合并为“冰种”、“玻璃种”、“高冰种”来表示。

一件翡翠饰品的净度是影响这件饰品美观和耐久性的重要因素。净度等级高、内、外均一洁净的翡翠饰品价值较高,而净度低、裂隙和杂质较多的翡翠饰品,不但价值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因为裂隙的存在造成饰品寿命大打折扣。

翡翠的加工工艺有粗加工、一般加工和精加工3个档次。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