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可以反写吗?

仇墨涵仇墨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说的应该是书家们在创作时,有时为了求变而把作品倒着书写,即我们通常说的“倒书”或叫“反书”、“背书”等。 “倒书”并非中国书家的专利,外国也有很多书家在作品中使用过它。 比如日本书家松山荣三在《书法秘传》中谈到他的老师小畑抱一时说: 小畑先生教我写字时总让我先临摹古人作品,但临得差不多的他就要我把字帖反过来写一遍;我问他为什么这样练呢?他说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古人的笔意。(引自《中日书法教程》)

还有日本著名书法家青山雨田在创作时也常以倒书来作装饰。 青山雨田的书法作品 在美国也有一位名叫斯洛特基·哈里斯的小男孩,他用左手写的字与右手写的完全一样,因此人们称他为“世界左手书法第一人”。 下面就是这位小书童的作品,请大家欣赏! 一手正书一手倒书,这书写的水平还真是蛮高的嘛~

再看看这位小朋友的另一幅作品——倒书行书: 哈哈,真是越看越有趣儿呀~

再说回我们的国内吧,其实历史上有很多名家的作品都做过这样的“试验”和尝试。如王羲之、王献之父子,颜真卿、怀素诸师以及苏东坡等都曾有过这种特殊的写法。

东晋 王羲之(307-365年) 东晋 王献之(344-386年) 唐朝 颜真卿(709-784年) 唐代 柳公权(778-865年) 五代时南唐后主李煜也有过倒书的实践: 南唐 李煜(937-978年) 到了宋代又有蔡襄、文同等人将这一手法发展到极致。 宋代 文同(1018—1079年) 最后来说说苏东坡的吧~~ 东坡大家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吧? 他不仅是诗书画皆精的大文豪,更是史上最有才华的吃货之一…… 不过除了这些特点之外,苏学士还有一个最与众不同的爱好——“倒书”。 据《西清笔记》记载,他在杭州当太守的时候有一回在西湖边大宴宾客,席间有歌妓表演歌舞助兴,当时东坡见一歌女所舞扇子上题有一词,便随口对了一首,并让大家把这词用毛笔写在扇面上。接着他又让歌女把酒觞翻转过来,然后让大家继续饮酒。没想到众人拿起酒盏再一看,发现上面的词句竟然一字未差地又呈现了出来。 于是众人都惊叹不已,有人就问东坡如何能做得如此神妙,坡曰:这是他自己发明的“反转法”而已啦~ 其实呢,所谓“反转法”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蒙纸法”——就是将白纸覆于将要书写的宣纸上,然后再进行创作。

另外,由于苏东坡一生都酷爱使用“微酣酒半笔欹”的行书体来挥毫泼墨,所以当他采用这种方式来完成自己的作品之后,他的作品也就自然而然地带上了“倒书”的特点了。 苏轼的一生都在不停地游走于各地为官,所以他留下的墨迹也颇为丰富多样。 我们熟知的黄州寒食帖、赤壁赋等便是他的手札,而像下面这幅《夜泊荆溪》则可以说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啦~ 这件作品的文字为“晚泊荆溪,望君山如燕,云树渺莽,舟人言此中山隔金陵不满二远耳,即从南岸可以直入石头城下。既达,行采石上,风涛骤起,船石相触几没”,笔法老辣奔放,结字奇僻雄逸。 再来看看这幅作品的背面是什么样子吧~~~ 哈哈,各位看官不妨拿起来翻看一下哦~ 如果有兴趣的话还可以把整张作品翻过来对比一下正反面有什么区别哟~ 好了,今天就聊到这儿吧。希望我的这篇回答对您有帮助!

优质答主

谢邀 看到题主的字,不禁想到当年老师让我写的“永”字,我写的是这个样子 (当然不是我自己,我是不会把字写得这么丑的) 然后老师说,你看你写得啥啊!你这永字最后一笔都跑到中间去了!我说这有什么关系嘛…… 老师就给我写了下面这样 一开始没觉得什么不对,等到后来练了《灵飞经》之后,才发现问题原来这么大。

因为《灵飞经》里很多字的最后两笔画都是上挑的,而且这种形式在王羲之的字里面也很多见,所以当时就觉得是古人故意设计好的,而不是像我之前那样胡乱涂鸦来的,这才有了现在的字体,哈哈。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