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黑釉瓷器怎么鉴定?
北宋时期的黑釉瓷器的胎釉和釉面大多不均匀规整,造型也是古朴凝重,敦厚质拙。器物上施釉不匀的现象,即所谓“泪痕”的现象普遍。泪痕就是釉水在高温釉流动,在器身露出深色的胎质,在瓷器上出现类黑褐或黄褐色的线条或圆点。釉面泛“猪油亮”,有“油滴”、“兔毫”、“曜变”等特殊效果的是上品,尤以“曜变”者寥若晨星。
到了南宋和金时期,黑瓷造型变得精巧典雅,胎体变薄,胎质更加坚密;釉面润泽,色泽乌黑光亮,无“泪痕”。
到了元代以后,黑瓷生产已经少得“可怜”了,胎质、胎体、釉色、釉面、造型及装饰已经逐渐走向末路、江河日下,再无宋代那种“繁星灿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