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有红色花盆吗?
清代人认为红色为大祥之色。丧家亲属在服丧满一年以后即可着浅红色之衣,所谓红白喜事,白事期满,也可配红。皇帝在一些丧礼中也要服红色冠服,《清会典》卷148、157所记,皇帝平时行丧服礼有服“玄衣黄色表吉服冠”,为皇帝行吉礼时服,行服礼也着吉服冠,《清史稿·仪卫志》所记的皇帝行服礼时的服制与《清会典》相同,即“亲王、郡王以下至文武九品官,为父、母、妻、本身服期以上者皆入”,皇帝与王公大臣等人为期以上的父母,行礼的时候着浅红色服装。所以宫中自然会有红花盆,用来插丧礼花。
清代花盆在造型设计上充分注意线条、纹饰、釉色的装饰效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时代特征,其在造型上种类繁多,纹饰上图案清晰,釉色上争奇斗艳。红花盆在造型方面,盆为长方柱体,方唇,腹折收,平底,四足。通体以铜红色为地,辅以绿彩和金彩,盆里外满绘折枝牡丹和菊花纹,腹下端及足上部饰莲瓣纹及缠枝莲花纹。由于制作时间早晚不同,款识也有差异,一般有“大清康熙年制”款,“大清雍正年制”款等。
红花盆在清三代的御窑厂中都有烧制。据记载,清宫档案中记录有“造办处”发活的红花盆,如“雍正十年五月初三日,催总太监张起麟传:着做朱漆红花盆2张”。“雍正十年五月初八日,催总太监张起麟传:做朱漆红花盆2张画得像时再做”。这些红花盆,除了用于丧礼外,也用于祭祀,比如清史稿有记:“凡红白花盆,亦有因时而陈设者,……又如殿东间设黄花盆4、白花盆2、红花盆4”;“(正大光明殿,)殿西间设黄花盆4、白花盆2、红花盆4”。
红花盆是清三代陶瓷百花中独树一帜的“奇葩”,它既有作为陈设用瓷的工艺美术风格,又兼具丧礼用瓷的特殊用途,是研究清代丧葬文化、社会文化不可或缺的实物资料。